众所周知,为一个结局写好的故事开发续写前世今生,不光特别容易玩脱,还特别容易吃力不讨好,比方说《权力的游戏》,比方说《霍比特人》……鲜有像《哥谭》这样,明明所有观众都对项目不甚看好,对主角配角的最终命运了然于胸的前提下,仍然被编剧精心设计的哥谭往事所折服,被想象之中却又意料之外的角色前世今生所打动,成为漫改剧届的一匹黑马。
五月份完结的《哥谭》确实已经完结了,而幕后主创团队的DC前传开发计划并没有终结。这回他们把目标同样对准蝙蝠侠家族,从《哥谭》之前继续往前挖,制作出了这部讲述大家熟悉的蝙蝠侠管家阿尔弗雷德的前世今生——《潘尼沃斯》。
阿尔弗雷德•潘尼沃斯,阿福(不是乌鸦坐飞机那个,也不是差一点拿Ti冠军那个),管家侠,来自英国的绅士管家,身手了得的冷笑话大师,布鲁斯•韦恩的监护人和良师益友,蝙蝠家族背后最坚实的后盾……不论在漫画还是电影,我们看过的阿福大都饱经风霜,顶着一头白发给蝙蝠侠出谋划策——一直到这回《潘尼沃斯》一口气把时间线拖回到上世纪60年代,把具有“男孩子气的英俊、乐天、迷人、聪明、真诚、喜怒形于色,你不会想到他曾是特种部队的杀手”的阿福和“年轻、面带稚气的亿万富翁,来自美国东海岸,自信、嫉妒自律”年轻贵族老老爷托马斯•韦恩一同推到了荧幕前。
上世纪60年代,经过二战洗礼的潘尼沃斯在被战争后遗症困扰中,只能靠在伦敦的酒吧作为侍者度日。只可惜他没有好运气撞上唐•雪莉博士作一场南部之旅,也在自己的保安公司事业中没什么进展——在夜场的无聊生活中她机缘巧合碰上了一见钟情的舞者艾斯米和之后改变他一生的雇主托马斯•韦恩。
本该就这样风平浪静的生活因为一场意外被渡鸦会——像是漫威宇宙九头蛇的诅咒,隐藏在伦敦阴影里视图重新掌权的纳粹残党——搅乱起来。在工作中接触到渡鸦会的黑暗秘密的托马斯,阴差阳错把危险转嫁到了仅有一面之缘的潘尼沃斯和其女友艾斯米身上,让本来已经全心全意打算好好过日子的潘尼沃斯不得不为了保护身边把放下的枪重新拾起,三人以及潘尼沃斯老战友们组成的战线联盟同渡鸦会以及背后更黑暗的阴谋站上了同一舞台……
作为一个相对冷门的题材,《潘尼沃斯》显然没有硬学《哥谭》,强行发掘出太多来自蝙蝠侠宇宙的元素来用彩蛋似的共鸣满足漫迷。相反,凭借《哥谭》的巨大成功,《哥谭》执行制片人兼编剧布鲁诺•海勒和导演丹尼•加农让《潘尼沃斯》有本钱更加自信独立——如果抛开几个角色名字,双男主的搭配让他更像是一部坐落在60年代伦敦历史坐标的《疑犯追踪》或是《秘密特工》。
在正传漫画里总是担任背景墙的阿福和总是活在蝙蝠侠回忆里死亡那一刻的托马斯•韦恩被编剧轻松丰满起来——毕竟本来就足够单薄了——身手了得却年轻气盛的潘尼沃斯和笨手笨脚但家财万贯的托马斯组成的双主角像极了所有双男主剧的“前辈们”,CP感十足。时代感的背景和除了谜之战斗力外时刻提醒现实性的故事都让这个剧集不仅仅是想象中又一部敷衍了事的漫改剧,而更像是一部007似谍战剧,属于DC的《卡特特工》。
当然尽管主创丹尼•加农显示出刻意回避漫画元素的野心,毕竟还是挂着DC之名,许多与漫画设定暗中契合的flag让故事找到了最可爱的喜剧平衡,比如说嗜茶如命的英国人,比如说最经典的,当彼时的潘尼沃斯对父亲给予厚望的管家工作不屑一顾时,相信所有观众都会会心一笑一下。
从视觉上来说,从伦敦的街道、阴沉的天空和天空中飘荡的飞艇,浮夸的伦敦酒吧到英国乡村的全景镜头,《潘尼沃斯》没少下本钱让我们随着故事回到60年代的英国。就像昏昏沉沉的《哥谭》,泛黄色系里的伦敦让整个故事都在属于它最舒服的色调里展开。
如果硬要挑什么毛病,本该占重头戏的动作戏份实际上多少拖了后腿,太过浮夸的战斗力系统让故事本身极力打造的可信度大打折扣。
就像之前提到的,这代阿福和我们熟悉的迈克尔•高夫、迈克尔•凯恩、杰瑞米•艾恩斯和西恩•帕特维这些经典的演员们都不甚相同——废话,这一代阿福可是年轻人啊。留着美人尖,在纯情浪子和英伦绅士之间无缝切换的娃娃脸男主角杰克•巴农在往常《摩斯探长前传》,《模仿游戏》,《狂怒》……往往偏重于文绉绉这一类的角色,即使故事为了凸显阿福退役特种兵的一面仍然只把暴力留在潇洒当中,让本该担任书呆子角色的托马斯•韦恩饰演者本•奥德里基看起来更man一点。
音乐部分是我最不应该班门弄斧的了吧,除了歌舞片我很难去在意这方面的影响。《潘尼沃斯》的音乐选择算是不过不失,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英伦调调的古典音乐。
相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