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而为人,我很欣慰。”看完《心灵奇旅》(soul)后,我情不自禁地发出了这般感慨。
2020年最令人动容的电影终于现出了真容,烂番茄100%的梦幻开局并非夸大其词,这部设定优秀、情感至深的动画,真是能做到“零差评”的好作品。
也许你会认为影片内容太丰富而不能充分体会,也许你会感觉影片娱乐性不够而略显清高……但只要稍稍用心去欣赏过这部电影,你就无法否定《心灵奇旅》的匠心独具与出类拔萃。
这是最棒的皮克斯动画电影之一,这是最好的皮克斯。
【友情提示:下文会有深度剧透,请酌情阅读。】
创意与设计满分
观看皮克斯的作品,我会额外增加一条异常关注的评价标准,创意。
这是多年来皮克斯动画慢慢给我养成的习惯,我总是会为其呈现的奇思妙想而赞叹不已:《玩具总动员》中独立自主又依附于人类生存的玩具世界,《怪兽电力公司》中能够利用孩子尖叫与欢笑发电的怪兽工厂,《瓦力》中跨越百年仍能来电的两代机器人,《飞屋环游记》中绑上气球奔向天空的飞屋人生,《头脑特工队》中由情绪和记忆主导人格表现的大脑系统……
“巧合”的是,上述那些经典作品,《心灵奇旅》的导演兼编剧彼特·道格特都参与过,并亲自执导了怪兽、飞屋、头脑三部电影——对了,道格特还是皮克斯动画工作室的首席创意官,妥妥的皮克斯顶级牌面。
仅就创意设定部分而言,《心灵奇旅》属于皮克斯最好的作品之一,它所设计的“灵魂世界”令我感到了久违的新鲜与巧妙。
影片开头,男主乔伊濒死之际的挣扎,放在我们的历史文化语境下很好理解,即走上黄泉路、踏上奈何桥后,却不愿喝孟婆汤,照理说,执念如此深的魂魄,很容易会化为厉鬼精怪,结果他意外掉进了另一个空间……接下去,便是《心灵奇旅》创意集中爆发的阶段。
这部电影并没深究人是怎么没的(“生之彼岸”一笔带过),而是在构思设想人的灵魂是怎么来的(“生之来处”丰富多彩)。
道格特的标志性想象力在影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例如乔伊从“奈何桥”跌落后,在不同画面表现形式下展现出了不同形态,包括黑白配色的单线条状态,而真正令人叹为观止的重头戏,非“生之来处” (the Great Before)的设计莫属。
这是一个专门为即将做人的“灵魂宝宝”们进行准备的地方(影片没有明说灵魂是否存在前世或转世),一切场景和角色看上去都有点“模糊”。
生之来处的所有东西都非常柔软,甚至还有些缥缈,拥有非常淡雅柔和、低饱和度的色彩,这无疑很符合我们对于灵魂世界的想象:灵魂即能完美融入世界,又不会完全消失。
在皮克斯团队强大的技术加持下,这个世界充满了轻柔和软糯,似草非草的地面、通透无色的建筑,还有众多轻盈飘逸的灵魂宝宝们——所有东西都似曾相识,但只有你与它互动时才会出现明显的颜色。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心灵学院的线状辅导员杰瑞们,它们是更高维度存在的纯净宇宙能量体,是使用3D方式制作的伪2D动画,无论形象设计还是言行举止,都异常空灵,可谓是违反逻辑常识却又充满魅力趣味的角色。
主创们在幕后做加法的同时,却在画面上努力做减法,在展示新事物时,克制比花里胡哨更重要——生之来处的世界简约、抽象且美丽,呈现出了举重若轻的效果。
在杰瑞们的安排下,灵魂宝宝们会随机获得不同性格等各种属性,而后通过心灵导师们的指引,它们还将会得到最重要的一缕“火花”。
心灵导师的设定很有意思,他们都是在人类历史上留名的大人物,例如阿基米德、林肯等等,类似于声名永不磨灭的英灵,他们死后可以选择留在心灵学院继续贡献聪明才智,引导灵魂宝宝们找到自己的火花,只要完成这一步,宝宝们就可以拿到“通行证”去地球投胎了。
与此同时,另一块生之来处与人间交界的“灰色地带”也设计得非常巧妙,那就是游离灵魂所在的“忘我之境”。
地球上自我沉醉、进入忘我境界的人,都会在不自觉中灵魂出窍,神游天外进入这片空间,某些精神力特别强大的冥想大师甚至还能在其中自主行动,比如曼哈顿街头那位全情投入的广告牌展示员月之风。
如果你在醉心演奏时突然没谱了,或者在动情演说时突然忘词了,那很可能是有谁在忘我之境里打断了你……
虽然能进入这个异空间是人精力专注的表现,但若是过于偏执,让意识脱离了与现实世界的联系,那么灵魂会化为蒙尘的灰色灵体,在忘我之境里带着执念盲目地游荡下去。
“火花”和“灰色灵体”,分别是生之来处和忘我之境中最重要的核心设定,它们直接关系到了影片的故事水准,《心灵奇旅》也借此证明了“技术为故事服务”的基本原则理念。
峰回路转的故事
《心灵奇旅》的剧情很简单:郁郁不得志的中学音乐老师乔伊·高纳酷爱爵士乐,梦想成为一名职业钢琴演奏家,当他得到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与著名爵士乐传奇人物多茜娅一起登台表演时,他觉得自己到达了人生巅峰。
得意忘形的乔伊眼中再无他物,结果遇上意外丢了性命,但出于对梦想的强烈执着,他阴差阳错地来到了“生之来处”。
乔伊属于那种志向远大又有些好高骛远的普通人,他把找到全职音乐演出之前的所有生活都看作是“暂时过渡”,坚定不移地沉浸在自己的音乐世界中,最后却上演了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讽刺剧情。
而心灵学院的钉子户“二十二”,则是截然相反的另一种情况,她对地球上的生活丝毫不感兴趣,始终无法找到自己的火花,众多心灵导师都拿这个早熟的灵魂宝宝束手无策。
两个灵魂的相遇绝不是“没头脑和不高兴”的故事那么简单,他们代表着两种不同人生理念的碰撞,在摩擦、理解中逐渐融合,最终升华。
急于复活的乔伊,想帮二十二获得通行资格证从而回到地球,而看惯了伟人生平的二十二,则对乔伊平庸且“失败”的人生产生了兴趣——前者目的性极强,后者根本没有目的,他们俩出于各自的特性,产生了走到一起的基础……但这还远远不足以让他们对自己做出改变。
有趣的是,真正令两者改观的契机,是一场意料之外的经历:让二十二活一次,让乔伊死而复生一次。
准确点来说,是二十二“魂穿”到了乔伊的身体上,以他的身份体验了在纽约的一天生活,而乔伊附体在了猫咪身上,以旁观者的身份,重新感悟了一遍自己的人生。
乔伊太过执着于自己的梦想,导致他在生活中总有点眼高于顶,忽略了围绕在自己身边那些不起眼却十分珍贵的东西,比如饱含唠叨和关切的母爱、枯燥又不乏惊喜的教学等等。
最具象征意义的一处,要数乔伊对理发师哥们的全新认识:他一直认为这位老熟人是天生的剃头匠,手艺好、为人热情又擅于倾听,直到二十二帮着打开了话匣子,他才知道对方曾经的理想是做个兽医,被其他因素“拖累”才选择以理发为生。
在乔伊看来,每个人都该有明确的理想和目标,如果不能实现或为之努力奋斗,人应当茶饭不思、坐卧难安才对,理发师哥们的真实心态,对他来说是一次不小的冲击——而乔伊之所以对此毫不知情,是因为他绝大部分时间都在谈论爵士乐,压根没有去了解别人的冲动。
不过,这些“旁观者清”的认识并未动摇乔伊想去演奏的决心。
收获更大的其实是二十二,她开始不再那么害怕——是的,当看到其他灵魂都去了地球,在她内心深处会不可避免地认为自己有问题,于是她开始愤世嫉俗并以此为乐,不断加重自己“对凡事都不感兴趣、加以排斥”的消极意识,这一切都源于她不可名状的恐惧。
借着不投胎就能体验做人的机会,二十二第一次切身感受到了生活的乐趣(这是在生之来处永远无法体会到的感觉),她也第一次开始觉得,做人没想象中那么可怕/糟糕……然而,二十二选择窃取乔伊的身体来继续自己的奇妙体验,把乔伊逼急了,这也直接导致了她更大的心理障碍。
等到得偿所愿、大彻大悟的乔伊来到忘我之境时,二十二已经化成了抗拒一切的“灰色灵体”——从来没有灵魂宝宝被执念控制的先例,这说明二十二已经对人间建立了确实存在的关系,因为有了牵挂,所以才会迷失。
回到初始的设定问题:“火花”究竟是什么?
包括乔伊在内的许多人都以为是人生的目标或理想,之前那些心灵导师们也是陷入了这种“思维定势”才教导不了二十二……其实,所谓的找到火花,只是要让灵魂宝宝们感受到任意一丝生活的乐趣而已,踢一下足球、搞一次烘焙、射一枚火箭等等,任何事情哪怕只是荡一下秋千都可以。
二十二得到火花的坎坷历程,反映出了“灵肉合一”的重要性,脱离实践的理论,总归存在出现偏差的风险。
乔伊和二十二的“意外之旅”,给无所不知的杰瑞们好好上了一课,在所有已知的规则和世界之外,依然存在着数不清的可能性要去学习。
生命中的无限精彩
《心灵奇旅》把虚拟世界“生之来处”打造得太过成功,以至于不少观众没意识到,影片中还有一个足够以假乱真的纽约市。
纽约是美国的爵士乐之都兼文化中心,其丰富、多元、快节奏且充满活力的城市背景,非常适合讲述影片的故事,如果你对其特色文化背景有所了解(包括乔伊的配音演员杰米·福克斯在2004年电影《灵魂歌王》中饰演美国爵士乐传奇人物雷·查尔斯,并以此获得奥斯卡金像奖和金球奖最佳男主角),会对《心灵奇旅》更多一层钦佩。
乔伊实现梦想后,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般兴奋,于是他重新审视了过往的人生和生活,他开始意识到,曾以为求一片活水而不得的自己,实际上早已身处于整片海洋之中。
生命的意义不仅在于舞台上跳动的黑白琴键,还在于饥饿时咬下的一口披萨,闲暇时含着的一颗棒棒糖,感受母亲责备与关爱时的一筒织线,甚至于是凝望秋天时的一片落叶……在这种觉醒下,乔伊达到了某种意义上爵士乐的最高境界:没有规则的束缚,随性泼撒自在极意,尽情奏出充满无限音符的乐章。
这很符合我个人的一个观点:想要创造不凡,首先必须接受自己的平凡,因为没有任何人注定生来不凡。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乔伊”,但我觉得,大家身边存在更多的“二十二”,他们一直找不到明确的目标,却照样能够活得多姿多彩。
感谢《心灵奇旅》,在这个寒冬里贡献了最温暖的欣喜,它不仅让我明白“伟大的人生诞生于平凡”,同时更让我相信“平凡的人生本身就是一种伟大”。
相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