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住无数次离开座位的冲动,《花木兰》终于放完了,上一次在电影院里如坐针毡还是看《小时代》。
看完电影我第一个感受就是,要给老谋子好好地道歉。
《长城》上映后,因为它广播体操式打架和东拼西凑的剧情,我们都说“张艺谋已死”。做广播体操的套路在奥运会上好使,在《满城尽带黄金甲》里也还行,但是到《长城》就不灵了。
毕竟人和人打架与人和怪物打架不同,没有哪个怪物会乖乖站好,等你排齐队再进攻。
《长城》是老谋子对中外文化进行融合的新尝试,张艺谋试图用充满中国元素的外壳套进西式英雄救世界顺便救美的故事里,平心而论它是失败的。
虽然中西合璧是一次失败的尝试,但至少电影是成功的商业片,还在此基础上添加中式审美,一些场景和配乐都很有感染力。
《长城》再差,它也不是一个空想的中国,《花木兰》就不同了。
历史错误并非最大的缺点。
福建土楼中不同宗族姓氏的人家住在一起,供奉同一个祠堂;
皇宫里打着不知道是洋伞还是华盖的宫女;
游牧民族打仗随军配备投石攻城车;
军营大门竖着两尊金刚神像;
土楼、宗族、皇宫、神像,在导演眼中这些都是最能代表中国的元素,于是把它们一股脑全放进电影里,也不管搭配得合适不合适。北方人住在南方土楼也就算了,像祠堂里挂大红灯笼,军营门前的神像和游牧民族的投石车这样的错误就不可原谅。
其实,1998年动画版《花木兰》也出现过历史错误的问题。
江南水田,火炮礼花,浓眉大眼的装扮都与花木兰当时所在的南北朝时期不相符,但为什么在动画片里出现的混搭并不违和呢?
因为它们不符合历史,却符合逻辑。
如同在《我和我的祖国》里,看到黄渤用尚未发明的“铁脚”修理旗杆一样,它不是那个时期的产物,却并不违和。
《花木兰》中出现的中国文化元素都犯了“直白”的错误。
导演片面地认为独特的福建土楼代表中国家族文化,供奉的金刚菩萨也是中国宗教文化的象征,唐朝更是古代中国皇权力量极胜的代表,却忘记土楼里的家庭大多来自同一姓氏,有相同的先辈,金刚菩萨只出现在庙宇之中,唐朝时期的宫女也不会打洋伞。
亲,这边建议导演去考一下汉语四级考试。
“直白”还表现还在导演对汉字和汉语的掌控上。
中国观众并不期待在海外影片中出现对汉字多么高深的运用和理解上,但出现汉字的镜头至少应该好好研究一下,去附近的孔子学院找位汉语老师参考参考,也不至于把台南祀典武庙月老祠的“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望世间眷属全是有情人”拿来就用,也不考虑合不合适,对不对仗。
如果说对联是道具组的失误,那下面两个就是严重的不走心。
花木兰骑马奔驰,路上看见两只兔子在并肩奔跑,回到家花木兰便有如下的台词:
“我骑马看到两只兔子并排奔跑,我觉得它们是一公一母,但跑得快的时候,就很难分辨出公母。”
一瞬间,我想起网络上古文的奇葩翻译。
问:“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是什么意思?
答:伯牙说一定要得到钟子期。
对《木兰辞》中“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如此直白地表达,导演没看出问题,难道中国演员们也觉得没问题吗?
这样直白的翻译还有把“四两拨千斤”直译为“Four ounces can move 1000 pounds”。
导演既不尊重汉语也不尊重英语,美国人看不懂,中国人看了直呼内行。
想用汉字引起中国观众的共鸣,却又不想好好研究汉字,出力不讨好。
不考证,不研究,随意地拼凑中国文化只会让人觉得是在刻意讨好中国观众,电影诚意明显不足。
花木兰有没有气我不知道,反正我快要被气死了。
迪士尼公主都有一个魔幻的背景设定,或是魔法的双手,或是能同动物沟通,再不济还有人身负诅咒,大约只有花木兰是最平凡的一个。
动画中,瘦弱无力的花瓶经常掉队,直到她借用巧力,爬上旗杆拔掉李翔射的剑才扭转了形势。
之后,花瓶一直是以男儿的身份对抗单于,用火炮引发雪崩,在悬崖边救下李翔都是男儿身,没有一次是因为性别转换才完成壮举。最后,恢复女儿身的花木兰同三个男扮女装的队友又再次救下皇帝,阻止单于。
整部动画都在传达着性别平等,男孩能做到的,女孩也可以。
花木兰之所以是花木兰,是因为她超越自我,而不是她是女性。
等到真人版,预先给花木兰一个“气功大师”加“武术天才”的设定,再给她一个“不承认自己是女的,就不用不了气功”的限制,拍《星球大战》吗?
在军营里训练时,花木兰一直在刻意隐瞒自己会用“气”秘密,这里的逻辑关系就是在暗示,会气功的都是女子,所以要隐瞒才不会被看穿身份。
在与女巫的交手中,女巫说,“那么你将作为别人的身份死去”,于是便丢盔弃甲,长发一甩,以女儿身回到战场打太极。
大难不死,必要性转?
这一桥段明显是为了展现花木兰对身份认同的渴望,但前面没有铺垫,作为男儿身,花木兰除了不能用气功,没有任何障碍。
重回女儿身后,也没有对战争有重大影响,反而因为身份暴露增加了不便,所以当此处出现认知转换时就显得特别突兀。
女性角色对自己的身份认知不应该用“只有女性能做,男人不能做”这样的安排来体现,这种安排本身就是一种对女性的固化思想。
动画里,花瓶的身份是因为负伤被识破的;电影里,花军则是主动放弃身份。
女性的平权运动难道只有主角主动放弃才是真平权吗?
演员方面就不说了,真是可惜这么多华人演员的倾情加盟。
《花木兰》豆瓣4.9分,距离同样没搞懂电影定位的《龙牌之谜》不远了。
相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