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者之日》,又名《恐袭波士顿》,由彼得·博格执导,于2016年上映。
首先,本文不负责论述美国为何遭受恐怖袭击,以及相关的政治主张,视角主要落在美国人身上,就事论事,看待他们眼里的恐怖袭击,其内容有偏颇,望读者周知。
本片延续了彼得·博格半纪实的风格,是根据2013年美国波士顿马拉松爆炸的真实事件改编的。
2013年,美国当地时间4月15日下午2点50分,波士顿国际马拉松赛现场发生了连环炸弹袭击事件,据不完全统计,造成至少3人死亡,逾百人受伤,其中多人伤势严重。
该事件性质极其恶劣,不仅造成在场民众的伤亡,而且引起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愤慨。天日昭昭,岂能容忍恐怖分子肆意损害人民利益,践踏国家安全?
在电影中,整个社会群情共愤,上下一心,将恐怖分子绳之以法的诉求早已超越了法律制裁的理性范畴,触及到每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是民心所向,民意渴望。情感是非理性的,在电影中,它却驱使每一个当事人,在危急之中做出理性的判断。
这就是《爱国者之日》的情感基调,换言之,本片是一部传达美式民主价值观的主旋律电影,讲述了危难之中,波士顿警察联合FBI,在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下,调查一场恐怖袭击事件,并最终逮捕恐怖分子,为人民伸张正义的故事。
但是,本片并未止步于情绪操控、情怀卖弄,利用死者的伤痛,赚取美国人民廉价的眼泪,极尽矫揉造作之能事——这种操作过于低级;相反,《爱国者之日》在剧本张力、故事结构,以及整体视觉上,都极为优秀,呈现出优秀大片的质感。
这是笔者对本片最欣赏的地方:用拍电影的方式,去祭奠伤痛,非利用死者,谋取商业利益。动机若是后者,我相信,电影肯定不好看。
这里,彼得·博格的个人风格起了很大的作用。
熟悉彼得·博格,对他电影有所了解的人,必定能在他的电影中,感受到他异于别人的地方——很cool很粗糙。这里的粗糙非影片质量低下,而是他的拍摄方式有时候非常简单粗暴。
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他的电影中,无论近景、中景,还是远景,经常会出现手持镜头,晃晃悠悠,推进故事前进,进行叙事的情况,显得很敷衍、很随意。
对于很多讲究的导演,这是没法接受的。这就好像你要墨镜王在编写男女对话时,让角色大大咧咧地讲大白话,或者在设计人物打斗时,让张艺谋不用升格,不摆pose——这太不讲究了。
彼得·博格就是这么不讲究的人。正是因为不讲究,反倒令他的电影呈现出纪录片的“真实感”——比如《22英里》《孤独的幸存者》。
没错,彼得·博格的电影很真实,这种真实时刻笼罩着角色,令人惴惴不安,担心下一秒的悲剧。并且,影片一反前30分钟定律,用了将近30分钟的时间进行故事铺垫,这个操作极其大胆。这首先得益于电影中的故事人尽皆知,给了观众十足的耐心,去忍受导演的任性,其次也展露了彼得·博格自身的野路子调性。两者合二为一,成就了《爱国者之日》,它足够出挑。
同时,彼得·博格的电影又很酷。很多时候,彼得·博格总能令我想起另一位cool哥导演——迈克尔贝。两者同为野路子导演,继承“大炸逼”的天赋属性,喜欢在电影中搞大场景爆炸的场面。犹记得,笔者当年看《超级战舰》,主角驾驶老朽战舰,玩着大海漂移,随后架起巨炮,对着外星人一顿狂轰。这场面,现在想来也足够热泪盈眶。
太酷了!
彼得·博格也将这股子蛮劲用到了《爱国者之日》上,在电影后段安排了一场巷战。这场战斗堪称教科书级反恐演示,一路火花带闪电,炸得观众两耳发聩,头晕目眩。不亏是迈克尔曼的学生,深谙“战场临在感”,将战斗发挥到极致。
除了导演能力,本片的演员也不容小觑。
马克·沃尔伯格、凯文·贝肯、约翰·古德曼,三位cool哥的表现各有千秋。
马克·沃尔伯格冲动感性,还是那副唠唠叨叨、神经兮兮的模样;
凯文·贝肯沉着冷静,与去年新剧《山巅之城》中的老油条警察完全相反,在电影中,一副正人君子、高级精英的派头——这老头子特别有腔调,不知为何。
约翰·古德曼魁梧彪悍,继续着粗糙汉子的形象,浑厚的嗓音令他的角色威严持重,那种咄咄逼人的气势似乎要压倒屏幕。
可以看到,本片没有严格意义上的中心角色,这正是创作者想要的。在普遍意义的语境里,危难的降临必然伴随着英雄的崛起,这里必然有一个中心,代替众人,对抗困境,仿佛历史由他创造。
事实上,创造历史的是人民,他们由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组成,他们或是胆小,或是暴躁,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人类该有的弱点他们一概不缺,可他们依然闪烁着人性的光辉,他们热爱生活,乐于为美好的生活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正是这种力量,推动历史的进程。
电影所表现的,正是这种人民英雄观。
眼下,美国的暴动愈演愈烈,正以摧枯拉朽的势头,席卷美国大陆。不知那几个恶意杀人的警察此刻作何敢想,或许他们应该多看看电影,早点明白一个道理:赋予你执法权力的,正是死在你脚下的人民——拔刀出鞘者,必死于刀下。
他们以另类的方式,创造了历史,诠释了一出真实的政治寓言。历史会记住他们的,因为苦难刻着他们的名字,流传给每一个后人。
最后,电影终究是电影,对于电影的价值观,重在取舍,不可偏废,全在观众自己。
相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