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酷游戏》,片名中,冷酷暗合冷战,这也是本片故事的时代背景;而游戏便是故事本身了。
本片讲述了冷战时代,一场由波兰主办,苏美两国参与的国际象棋比赛,故曰冷酷游戏。
明面上,这场游戏促进苏美两国的和气;背地里,古巴导弹危机、两国政治博弈、间谍勾心斗角,一系列斗争持续进行着。
所谓和谐友善、苏美友谊,那都是场面话,说与苏美百姓、广大媒体听听的。
事实上,这场“游戏”的内涵深邃复杂,无比残酷,包含了政治体制、军事实力、文化隔阂、种族存亡等一堆问题。
电影英文原名为《The Coldest Game》,再翻译翻译,是最冷酷的游戏的意思。少了一个“最”字,意思可差了好远。这表明,在创作者眼里,cold game or cold war只是一个表象,是一系列历史事件的集合,并由此组合到一起,存在于后人们脑海中的概念。它所表现的残酷,在大国叙事的体系中,是一种观念性的表达:苏维埃的兴衰、欧洲的没落、美国战后的霸权之路......等等。
这种cold感,是浅层的、表面的、抽象的;而真正的cold潜藏于这些观念之下,他们由一个个实体构成。在他们身上,方能体现出斗争的残酷,时代的脉搏,他们才是那个时代真正的体验者。
人们习惯歌颂发生在大事件中的伟大瞬间,却疏于了解这些瞬间背后的个体;实际上,只有通过他们,你才真正体会,有时候,事实远比你的想象更冷、更残酷。
脱离个体的体验是没有意义的,显得空洞无物。
这个个体相对于大国,便是小国;相对于事件,便是每一个人。
片中明争暗斗,流血不止,在战斗中,牺牲的个体湮没在历史中,对媒体报道而言,他们毫无报道价值。冷酷如斯。
现在让我们说说故事。
主角Mansky是个天才教授,做过爱因斯坦的同事,指导过奥本海默研究原子弹;他也是一名棋艺冠绝的棋手,打败过象棋大师柯尼斯堡;他还是个酒鬼,无酒不成欢。
恰逢乱世,苏联人的导弹架到了美国的后院,后院失火,岂能不救?
于是,苏美两国寻求外交途径,希望以象棋友谊赛的方式,达成一点共识——美国派出了柯尼斯堡。
当然,这是屁话。
苏美两国不过借助象棋,开展进一步的间谍肉搏战——美国想得到苏联的导弹图纸,决定下一步决策;苏联想揪出卖图纸的叛徒,迷惑美国的决策。
可是,柯尼斯堡死了,棋手成了问题;于是美国人霸王硬上弓,把Mansky推上比赛——是时候展现你报国的热情了。
这个舞台就在波兰。
为什么是波兰?
第一,因为美国的间谍只能通过波兰接触到美国人;而事实上,苏联了然于心,他们将计就计,毒死了柯尼斯堡,通过外交辞令,将比赛地点定在波兰。这是剧情需要。
第二,因为导演是波兰人。这是客观因素。
没错,本片由Netflix投资,波兰出品,是一部很纯粹的波兰电影。因而,在电影中,我们能看到波兰的民俗文化、建筑风格、地域特色,以及带着波兰人视野的冷战观——波兰人的文化输出绝对不容小觑,游戏文化是一例证。
我们能看到,文化科学宫高耸威严,带有浓烈的前苏联GQ建筑美学——整齐、对称、宏伟、直刺天穹;
我们能看到,文化科学宫的接待人员身穿波兰民族服饰,以热情好客的传统,递上波兰的美酒佳肴。
相比传统的好莱坞谍战片,本片视角没了美国英雄主旋律,转而落到了波兰小人物的身上。
回到前文所言,本片没有大国叙事,以小视角,洞悉大事件。波兰人身先士卒,以身作则,拯救美国,反抗苏修,协助北约赢得一场战斗。
为什么波兰身在曹营心在汉,胳膊肘往外拐?
这里就牵扯到一堆历史问题,笔者简单介绍下。
在电影中期,主角Mansky和文化宫的负责人成为酒友,夜游华沙。他痛斥纳粹的恶行,更唾弃苏联的统治。
首先是历史遗留问题。
历史上,二战从局部战争上升到总体战争的标志性事件是“波兰闪击战”。1939年9月1日,德国入侵波兰,而9月17日,苏联后来居上,进攻波兰。
与历史教科书上不同,事实上,苏联是在二战中期转投盟军的,早期苏联和德国共同参与瓜分欧洲大陆的侵略战争。
苏联加入盟军是有条件的,战后波兰以及东欧大片土地的所有权便是其中之一。所以,对波兰人而言,苏联和纳粹同样邪恶,苏联对波兰的伤害同样血腥。
其次是宗教文化问题。
波兰是天主教国家,文化上更亲近西欧;而苏联是东正教国家。两教虽然渊源既深,彼此却互相对立。
对西方人而言,波兰出去皆是“东方”——不过现在为了肢解俄罗斯,放宽了条件,乌克兰往东才算东。
与我们不一样,对欧洲人而言,宗教纽带远超世俗纽带,波兰对苏联的“背反”是理所当然的。
最后做个总结。
作为非院线电影,本片制作精良,水准中上;虽然主题老套,但剧情充满新意。厌烦了老美的英雄中心主义,这部波兰谍战片倒令人眼前一亮——以史为鉴,警示当下。
“蠢驴”加油,背靠网大继续文化输出吧!
相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