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的《罗马》在奥斯卡获得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外语片三项大奖,并且该片的摄影就是阿方索·卡隆本人。这部电影用一种非常克制而淡然的黑白影像,铺陈了墨西哥一个时代内的国家和社会议题,被赞为极具大师气象的作品。实际上,这部电影的创作初衷很个人,导演在驾驭了高票房的商业片、尝试商业文艺结合也获得了奥斯卡的肯定后,想拍一拍自己家中的女佣,回忆一下自己的童年。
因为最近人人影视放出了《罗马》的片源,于是想聊一聊这部电影。这不是一篇影评,最多算是私人的观后感吧。
倒着看,就是爱
其实对这部电影理解的第一个障碍来自于片名,普通人看到“罗马”都会自然想到意大利的罗马,但这部电影所指的罗马,是墨西哥城里一个中产阶级住宅区的名字,也就是导演小时候生活的地方。用这样一个片名当然与回忆往事的主题相关,但我发现电影中的一个小细节,于是意识到这个片名可能包含着更多意味。
片中最主要的人物是导演家里的女佣克里奥,克里奥年轻时曾跟一个年轻人谈恋爱,这个年轻人出场的几次,总是穿着一件卡通图案的T恤,看到这件T恤我突然感觉有点儿眼熟,于是想起我小时候有种“爱是”泡泡糖,每张糖纸上都印着两个小人的漫画,上面写着“love is……”,小时候还曾收集过这种糖纸。年轻人T恤上的图案正是这两个小人,而上面的文字是“amor es”,于是我意识到,amor 是西班牙语中的“爱”,而把amor从右往左反过来就是ROMA,因此这个片名的意义,隐含着“倒叙的爱”。
Love is系列漫画的作者是新西兰艺术家Kim Grove,她在1960年画出第一张漫画,最初是写给未来丈夫的爱的箴言,但不幸的是他们结婚后不久丈夫就患上癌症,丈夫去世后Kim Grove已无力创作,我们后来在泡泡糖纸上看到的彩色版本,实际是由另一位艺术家Bill Asprey后来续作的作品。
这是题外话,但电影中克里奥的爱情也是一个短暂的悲剧,在几次约会后她怀孕了,男友得知消息后就消失了。片中几乎没有表现任何故事性的情节,所有信息都只透过日常生活的片面场景表现。比如克里奥与男友的热恋,只是用了一个有些另类的场景,男友费尔明在酒店房间里裸身为她耍了一套棍法。这在观众看来可能有些无厘头,但对当事人来说,却是记忆里抹不去的片段。
隔着距离的观察
理解电影的第二点,是要知道它的时代背景。1967年10月墨西哥申办第19届奥运会,但那之前墨西哥爆发了大规模的学生运动,于是政府在奥运会召开的几天前展开了对学生运动的残酷镇压,导致几百名学生丧生,被称为“特拉特洛尔科事件”。当时导演还是个儿童,他对这一事件的感受就是,一场打破平静生活的骚动。
导演并没有直接表现时代的疮疤,他的表达都是隐晦的、碎片似的,比如克里奥的男友参加的棍法训练,实际就是为了镇压学生运动。后来,克里奥在待产的医院里,看到了窗外的镇压情景。这些表现都是非直接的、有一层隔绝的介质。
实际上,整部电影的视角都是隔着一层的。记忆的主角是一个儿童,儿童对社会的观察是非直接的,他们总是通过观察大人的行为来间接地理解社会。而影片的主角是一位女佣,女佣这种身份与家庭亲密接触,却并非真正的家庭成员,她也是以一种间接的视角在观察一个家庭的变化。正是这种有些距离的间隔感,形成了影片整体风格的克制和含蓄。
胎死腹中的爱与革命
当克里奥告诉费尔明自己怀孕的消息,费尔明说要去厕所,从此彻底消失。直到克里奥生下孩子,再次意外地碰到在骚乱中闯入医院的费尔明。费尔明举枪对着克里奥,但最终还是转身离开了。克里奥的孩子也没能成活,生下时已经是个死胎。而这场由学生发起的革命也同样胎死腹中,与费尔明的爱一样,都是一时激情过后,留下满目狼藉。
而与克里奥一样被抛弃的,还有导演的母亲。他们的爸爸一直以工作为由计划逃离,最终抛弃了家人。导演明显是个女性主义者,在克制的叙事中,他唯一直白表露的,就是对女性光辉的歌颂。纵然被抛弃,妈妈和克里奥依旧优雅、坚韧,是孩子们始终可以依赖的温暖怀抱。
如果说片中有什么情节高潮,那就是海报里众人在海边相拥的一幕。原本陷入丧子之痛的克里奥,在发现有孩子困于海中时,不顾一切地踏入海浪,救回丢失的孩子。惊魂未定,一家人相拥而泣,在逆光中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这时的克里奥已经不再是一个远处观察的女佣,她彻底融入家庭,成了他们真正的家人。
流水中的光阴
这部电影在观众中一定存在争议,因为强调故事性的人会吐槽它剧情过于平淡。但一部电影的信息量是透过不同方式传达的,故事性并不是唯一的标准。这部电影最令人有所感触的部分就是摄影风格。整部电影都是黑白的,带着安静的怀旧感,但导演的厉害之处在于,把完全黑白的影像拍出了明亮的通透感,镜头里有水般流淌的灵动。
观众会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定是几次漫长的“洗地”场景。影片一开始就花了几分钟时间对准石砖地板上冲刷的水流和泡沫,漫长到观众即将失去耐心了,才慢慢上摇镜头,带到走廊尽头正在冲洗地板的克里奥。接下来长镜头慢慢摇移,追随克里奥在房间里的行动轨迹。
镜头下的克里奥虽然做着女佣的日常家务,但感觉从容而优雅,女性特有的温柔流淌出画面,这时的镜头视角真像一个小孩子,安心而好奇地扫视着自己习以为常的家人和生活。克里奥在天台上洗衣服,孩子们在晾晒的衣物下追逐玩耍,克里奥和小孩子一起躺在阳光下,这些没有情节,甚至也没有什么对话的场景,是孩子记忆中心满意足的静好。
我觉得这几乎是导演在用影像讲述自己之所以拍这部电影的原因,因为女佣克里奥曾经温柔过他的年少岁月,这温柔值得他功成名就后用一部电影来纪念。
而这种画面感,又勾起了我很久以前的某种观影体验。大学时我一度迷恋台湾艺术电影,侯孝贤、杨德昌、蔡明亮是我最喜欢的导演,《悲情城市》、《一一》、《牯岭街少年杀人事件》都反反复复看了很多遍,那些缓慢的长镜头和深焦镜头,那些迟滞的难以化开的忧郁感,对一个文艺少女来说简直是一剂送上门的入魂灵药。
我看《罗马》时,就一直持续着这种看“台湾国片”的感觉。我无从考证阿方索·卡隆是否也看过这些电影,但《罗马》中以童年回忆为切入点,以一个家庭经历的变故反映时代变迁,剧情平淡而气息深邃的特质,都与《悲情城市》和《一一》太过相似。
比如克里奥的男友费尔明第一次登场时,克里奥坐在简陋狭小的饭店里,身后是食客们围桌而坐的市井场景,如果关掉墨西哥语的对白,我甚至会以为这是台湾旧电影里的一帧画面。还有后来克里奥独自坐在戏院台阶上,身后充斥着小贩们嘈杂的叫卖声,一个固定机位里容纳着极度生活化的市井人群。这些画面都有种属于上个世纪的熟悉感,这种相似的原因,大概是因为它们都在讲述“光阴的故事”。
片中反反复复地出现固定纵深机位的走廊,这里是家庭关系展开的舞台,爸爸开车回家、女佣把孩子接回家、孩子和狗的玩耍、家人之间的告别都在这里发生,这是一个浓缩亲情的空间,是作者记忆的重要区域。并且走廊地面上总是有水,于是总能形成倒影,更有一种回忆的镜像感,也因此,导演要一次次展现克里奥“洗地”的画面,这又让我想起了罗大佑的歌词“流水它带走光阴的故事,改变了我们”。
大时代中一个女人的史诗,一份关于光阴的独家记忆。
相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