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人影视经典放映室】重新洗版制作了一部分经典影片,深受影迷们喜欢。好的电影,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每次重温都会有新的感受。过年期间,我们也会陆续推出一系列经典影片的影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与我们交流观影心得,祝大家观影愉快!
《美国精神病人》改编自布莱特·伊斯顿·艾利斯的同名小说,由克里斯蒂安·贝尔,贾斯汀·塞洛克斯,瑞茜·威瑟斯彭,威廉·达福,科洛·塞维尼,杰瑞德·莱托主演,是一部描述20世纪80年代末期美国都市生活的黑色社会讽刺片。该片讲述了金融资本家帕特里克·贝特曼拥有双面人格,在生活与犯罪间不断游移,最后不了了之的故事。本片画面血腥,大胆露骨,极富视觉冲击,更深层次探讨了人性之矛盾,今天来聊聊这部电影。
本片令笔者第一次注意到,冷漠与疯狂互相对应,原来是对反意词。
冷漠的大众行为,疯狂的主角内心世界,两者互为表里,组成本片的叙事结构。这个结构配上贝尔对精神病凶手煎熬反复、暴戾无常的演绎,表现力十足。
贝尔的外表很贵气,英俊潇洒,气场逼人,令他在公子哥的角色中总是游刃有余(黑暗骑士);而其表演技巧深厚,台词功底扎实,更将变态演得活灵活现。
他举手投足间,都散发着一股从容的魅力。
从容是本片主角最重要的、最显露的特质,以此为起点,引发出内心挣扎、斯文端庄、暴戾乖张、杀人放火这一系列行为,一切也就顺理成章了。
主角贝特曼是一家金融公司的CEO,平日里除了和同僚们插科打诨,就沉浸在各类商业、社交活动里,不过,这仅仅只是生活的一个侧面。
高耸的金融大厦、重复枯燥的生活、繁忙密集的都市、孤独迷离的夜色、变态色情的录像、不绝于耳的流行音乐、家族指定的婚姻,以及其他数不胜数的生活琐事,这些意象像诗一样,在贝特曼的人生中不断排列组合,构成所谓的生活,这个生活如此精致典雅。
这是生活吗?这当然是生活。
只是,这种生活由“外物”界定,是命运的安排,是资本的积累,不是“我”的选择。如果一个人受生活所迫,为了生存疲于奔命,他的思维大概率受视野所限,很难揽镜自照,将对生活的观察上升到哲学的思辨;而主角恰恰是个霸道总裁,得益于父辈的权势,不用摸爬滚打,体验生活,纸醉金迷的圈子令他内心的空虚,空虚的心灵寻求解脱,促使他思考生活的意义,这种思考带着强烈的贵族意识——责任感。
电影中,有多个描绘贝特曼和朋友们聊天的镜头。镜头中,贝特曼针砭时弊,讲述自己的政治主张和普世价值观,这与他变态杀人的实际勾当形成鲜明的对比,表现了一个贵族精英的自我分裂——一边拯救一边杀人。
因为贝特曼远离生活,脱离底层,难以对苦难形成共情;他的哲学思辨、思想感悟仅仅满足他的自我幻想,无法蜕变升华,具有指导意义。片中,他对流行音乐有独到的见解,只是这种见解难以令人信服,引起共鸣,听众也冷眼相待,不知他所说为何物。思想家和精神病患者的区别,有时仅一步之遥,前者引起大众普遍共鸣,后者让人莫名奇妙。
而他人的冷漠,恰恰助长了贝特曼的愤怒:为什么你们不懂我?为什么你们那么蠢?为什么你们眼里只有名牌?为什么你们连我杀人都看不到?为什么要这么生活?......
一万个为什么在他脑海里倒腾,压迫着信息壅塞的脑回路,加上长期药物滥用,整个精神系统接近崩溃。所谓“区域高下,物有其制,开之则通,塞之则否”,压制从不消解问题,而问题总会决堤,贝克特只有扛起斧头,拽起枪支,用暴力的方式,寻求解脱。
事实上,暴力只是出口之一,在片中,另一个出口一直伴随贝特曼左右,她就是贝特曼的秘书琴。琴是真正理解贝特曼,深爱贝特曼的人;贝特曼也深知,琴和那些应召女郎不同,她理解自己,在精神上与自己同步,而精神同步一直是他的诉求,所以,在杀琴的一刹那,贝特曼悬崖勒马。
这世界上有一样东西,代表着人类最高的真理——爱。任何价值观的缺失,都能通过爱得到救赎,这恰恰是贵族精英们忽略的事物,因为她足够“廉价”。
精神分裂这东西,大抵还是个富贵病。整个过程里,要讲究仪式感,以及属于上层阶级特有的情感趣味(名片品味、皮肤护理、奢侈品牌),就如汉尼拔一样,一遍保持着绅士的作态,一遍吃着人血馒头,这就是我以为的“从容”,而这些东西,穷人是沾不上边的。
当一个穷人得了精神病,他挣扎、他痛苦、他辗转反侧、他杀人发疯,一切大开大合,不留情面,人性犹如一颗削了皮的苹果,眼看它被空气慢慢氧化,不断发黑,失去它本应有的样子。这就是不够从容了——比如隔壁的小丑。
《美国精神病人》描述了美国金融资本家们money赚得盆满钵满,mentality掉得混乱不堪的故事。故事最后留了个大空白悬念——这一切是贝特曼的想象还是事实?
笔者认为,这一切都真实发生了。
至于解释,请回头看标题。在全片主旨上,以贝克特为代表的资本家错乱疯狂是其一方面,而以警察、律师乃至路人大众为代表的大众冷漠是其另一面。所有人在无意识中协助贝特曼犯罪,令其脱罪,才是莫大的讽刺。
冷漠促进疯狂,疯狂导致冷漠——当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着你。至少我是这么理解的。
相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