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生活向上》:又想用“喜”剧骗我“丧”!

    阅读数:4060 kiwisama 认证评论员 2019-08-14 收藏
    同样是自编自演的都市女性小确丧,它是碰瓷《伦敦生活》,还是打出自己的一片天?我们拭目以待。
    1、主题/领域:(主题领域是否专业,有没有明显bug)

    众所周知英剧很喜欢一窝蜂去“探讨”某个主题。一阵“丧风”从去年刮到今年,所以当Hulu新剧《生活向上》这部剧出现在我眼前的时候,看到简介和封面上的女主,我不由得觉得它在碰瓷大爆而且持续爆的《伦敦生活》。
    都市女性,长得不错,有文化有工作,生活却一团糟,把自己活成一个笑话,面对人生不知所措,情绪崩溃,嘴毒,丧里丧气,周围的人也都有各自的琐碎和不堪。哦对了,女主就是编剧本人……不,我们真的没有在谈论《伦敦生活》。
    不过“This Way Up”至少比“Fleabag”看起来要更“向上”一点儿。确实从目前来看更为温和,它的吐槽没有那么尖酸刻薄,角色没有那么极端,情节也不那么戏剧性,你说它是丧剧中的白开水也不为过,优点是丧的细节因为更接地气,容易引起更多共鸣,比起“丧”,我觉得称它为“人群中的孤独”更为准确。我个人很吃这种,但介于这种题材确实无甚新意,先给三星表示观望。

    2、剧情/编剧:(编剧的水准,剧情的设置,以及节奏的把握)

    女主艾妮的工作是教外来移民英文,她上课时插科打诨的样子根本看不出她前不久因为情绪崩溃进过康复中心。但她会前一秒还在逗笑,下一秒就哭出声来;睡不着半夜会出去乱晃,和流浪汉聊天;时刻感到莫名其妙的绝望;被朋友放鸽子会想找人填补空缺,但翻遍手机却不知道找谁;虽然很想倾述但面对亲人却装作若无其事;情绪沮丧想要咨询心理医生却被告知必须预约……这些在现代生活中算不上什么的“脆弱”都过于真实。《伦敦生活》对人生的精妙反讽曾令我叹为观止,而《生活向上》却让我沉默,因为我恍惚看到了人群中的自己。
    它所展现的孤独细节可能你我都曾有过,这些问题在飞速往前狂奔的社会中显得微不足道,以至于羞于出口。世界上有那么多比这严重得多的事需要解决,个人的这点儿苦闷又算什么呢?说出来甚至会令人嘲笑,觉得你实在矫情,但对自己来说,却随时可能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艾妮已经崩溃过一次,她为了不崩第二次而拼命活着,想要抓住一切她所能抓住的绳子。好在有个对她关心程度堪比“跟踪狂”的姐姐可以互怼,还有一群性格各异的学生能够互动。我觉得本剧当成“孤独的日常”刷刷应该不错,其中妙语算不上连珠,但也挺有梗的,但心理强大的观众很可能会觉得无趣。

    3、 拍摄/特效:(画面构造是否宏大唯美,专业领域场景是否真实,特效是否五毛)

    小成本,场景不多,拍摄手法非常中规中矩,着重剧中演员的表演细节,它没有像《伦敦生活》那样采取打破第四面墙的方式和观众互动,就是很自然地将一个人的孤独和情绪起落表现出来,令观众以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至于是共鸣还是嫌弃,那是观众自己的事了。手法有点像之前的《后半生》。缺点也很明显,画面切换没头没脑,可能限于篇幅,场景跳跃和交代都处理得仓促。

    4、演员/表演:(演员是否大咖,在本剧角色里的表演是否出色)

    女主扮演者艾斯林·贝亚算不上熟脸,但长相挺讨喜的,声音沙哑,吐起槽来很有个性。虽然脸不熟,就凭她演绎洗手间小崩溃那段我就想直接打五星,太真实了!和“病友”尬聊上床未遂那段也很精彩。不过其他时候亮点没有那么突出所以扣一点。
    姐姐肖娜的扮演者莎朗·豪根相对熟悉一点,是够污也够甜的《大祸临头》女主,喜剧经验非常足,在本剧演活了一个口嫌体直的“跟踪狂”姐姐形象,第一集最后姐妹俩坐在门外互相依靠的场面很动人,她眼里全是对妹妹的爱。说个题外话,她的体形和侧脸在某些角度有点像《破产姐妹》中的索菲哈哈哈。
    让人惊喜的是,《权力的游戏》中“蛇姐”艾拉莉亚的扮演者因迪拉·瓦玛也出现在本剧中,饰演肖娜的同事,是爱猫的同性恋者,性格看起来内敛,举止典雅,但眼睛里有火。似乎也对艾妮的情况有所了解。不知后面会不会有更多互动。

    5、音乐/音效:(音乐和音效配合本片的契合度,以及是否宏大澎湃)

    背景音乐用得不多,几乎可以忽视其存在,都感觉我在看话剧而不是电视剧了……但偶尔出现的旋律都很动听,都是轻快和节奏感强的,这也是这类英剧经常用的一种反差效果。

    相关讨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