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看电影名字,若说导演没有“碰瓷”《美国往事》,我可不大信;事实上,这种做法很有效,就像深谙“标题精髓”的自媒体,靠技巧一眼抓住受众人群,可谓高效直接。笔者承认,与本片的缘分,皆来自导演的“标题党”。
不过,读者千万不要误会,以为笔者偏爱《美国往事》,相反,作为一个不折不扣的黑帮片狂热者,《美国往事》这部被影迷奉为圭臬的经典,却并不合我胃口(申明:仅个人喜好)。
对《伦敦往事》,观看之前,笔者略有期待,期待它另辟蹊径。而在这点上,本片无疑是成功的——它剔除了《美国往事》中最为笔者不喜的要素。
若你是《美国往事》或者黑帮电影爱好者,请放心食用,本片不像众人所言,带有拙劣的模仿;若你与笔者一样,对《美国往事》存有异议,本片恰好能给你一个回答。
结论先给到,接下来谈谈几点看法。
《伦敦往事》最大的优点在其纯粹,以及这纯粹背后,无处不在的绅士气度,或者换个词:克制。
纯粹
《伦敦往事》的故事背景起于1936年的英国,在那个时代,国际关系紧张,社会矛盾激化,法西斯主义(集权主义)笼罩欧陆,政治力量一致对外,基层秩序就不用说,混乱无序、犯罪横行,这简直就是滋生黑帮的温床——自由化的政治体制外加混乱的基层自治。主角杰克科莫和比利希尔生活在这个环境之下,属于典型的流氓无产者。前者靠跑马场致富,后者以抢劫为生,两者都是监狱的常客。在监狱中思考,在社会上“实践”。因杰克科莫发迹在先,比利希尔以小弟身份入伙,最后靠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成功上位,掀翻大哥,占山为王(杰克科莫上位也是如此)。两人相互算计,相爱相杀,最后比利希尔抓住历史机遇,及时退出,功成身退;杰克科莫一介莽夫,不动脑子,脱身未及,身败名裂。
故事就这么简单,没有对年少的追忆,没有对现实的缠绵,没有爱情的歌颂,在黑言黑,以时代背景为依托,构建一个尔虞我诈、血腥残暴的世界,这就是黑帮。
什么是黑帮?那些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无从体会,正因为无从体会,人们又止不住地想象,这种想象容易将“黑帮”美化成一个抽象的名词,包含了:正义与邪恶、忠义与背叛、爱与恨,一切安排就绪,组成一首动人的诗歌,浪漫委婉,显得那么遥远和不真实。这是《美国往事》最令笔者反感的地方。
而事实上,黑帮是犯罪、流血、利益、狡诈,与政治周旋,与对手斗争,游离在社会边缘,一次次冲击社会基础,这里没有浪漫,只有人为了生存下去而迸发出的本能意志;一种原始性的冲动,便是黑帮电影,抑或说是黑帮的纯粹所在。
克制
纯粹的东西,往往令人害怕。举个例子,哲学作为纯粹的思想,总言说真相,人们无法接受真相,也就害怕哲学。放到电影里,如果说存粹的恐怖片是描绘恐怖,那纯粹的黑帮片必然描述黑帮,一旦真正描述黑帮,必然暴露许多这世界不愿明说的真相。
就如电影中,教会长老勾结黑帮攻击法西斯;杰克科莫利用关系逃脱兵役;黑帮家族趁着战争大发横财;比利希尔仗着权势写自传美化自己;女性被资本物化;以及许多剧情关键转折点、暴力斗殴事件、血腥四溅的场景等等,以轻快的背景音乐和无声的人物镜头带过,好像这一切风轻云淡,不值一提。这种克制,就如英国人的绅士文化,深入电影的骨髓,仿佛西装笔挺的上班族们沐浴阳光,嬉笑怒骂,明面上品尝着英式下午茶,暗地里满是职场的勾心斗角。真是斯文扫地,不寒而栗。
人工分界线
纯粹与克制,构建了本片的底色,是其一大特色。可是,正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本片最为人诟病的叙事逻辑跳脱、故事走向不清晰,也正源于其克制。
典型例子,电影中,比利希尔上位,由于省略了过程,伴之以音乐和无声镜头,前一秒还是小弟,下一秒就和杰克莫利磨刀相向,这种剧情的突兀感几乎充斥全片,令人侧目。并且,本片不如《美国往事》,有点矫枉过正,片面地追求黑帮故事的纯粹性,毫无流行文艺作品该有的共情感,无论是故事还是人物,都刻板无聊,平淡无奇。明明有很多故事可以展开,却全部掩埋在音乐过场中,实在是一种遗憾。
看来,英国人相比美国人,还是严肃了一点。就如英式口音相比美式口音,“正统”的东西,总显得规规矩矩,做派俨然。
相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