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们总说,不要试图去考验人性,但在影视作品中,人性总是被一次又一次地考验着。类似的话题总是被一演再演,往往也是因为根本没有什么正确答案吧。CBS的新剧《红线》就是这样一部说不上多新颖,但依然愿意去探讨个中滋味的8集短剧。还记得那部围绕白人警察枪杀黑人事件展开的电影《盲点》吗?《红线》亦由类似的悲剧开头,表现手法却截然不同。
住在芝加哥的考尔德和布伦南本是幸福美满的同性伴侣,共同养育女儿吉拉。他们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医生,典型的中产之家生活无忧,没想到噩运从天而降。布伦南做完手术回家路上去便利店买牛奶而遭遇一场抢劫,他出于医生使命想帮助受伤的店主,却被警察误杀。家里剩下的两人悲恸憔悴,生活中无法填补的空缺令他们内心的伤口无法愈合,苦等六个月只等来开枪的警察保罗不被起诉(没有联邦指控 )的消息,他们必须选择是否进行民事诉讼,将未来四年的时间耗在这场漫长且前景渺茫的官司上。与此同时,社会舆论、政治、法律的互相牵制、角力都在这一事件中有所体现。
警察是白人,被误杀的布伦南是黑人且是同性恋,要说编剧没有一点儿取巧的心思谁都不会相信,但这就是美国无法解决的社会问题啊,去探讨社会真实存在的问题难道不是非常正常的吗? 剧中没有刻意拿死者的肤色和取向说事(比如警察开枪时处于看不出对方肤色的角度),也没刻意制造黑白对立的冲突,而是呈现客观存在的事实(当然社会各界出于各自目的肯定会在这个问题上掰扯),这个事件发生在任何人身上都能成立,只是突破口不同。比起事件本身,剧情更着重探讨悲剧发生之后,被卷入其中的人们如何被影响、被伤害、被摧毁然后试图去弥补、去自救、去愈合的心路历程。
悲剧发生之后,剧情分成三条线,从多个角度不同立场来讲述这一事件对相关人等的影响。而他们所有人的生活,都围绕着芝加哥最为繁忙的捷运系统——“红线”穿梭忙碌,彼此交集、碰撞,又彼此远离、躲避。作为全美种族隔离最严重的城市,红线既是贯彻芝加哥的交通枢纽,也隐喻了横亘在不同肤色人种之间的难以逾越的鸿沟。
第一条线是考尔德和女儿吉拉,他们痛失所爱,而政府并没有给他们满意的交代,他们在进行民事诉讼的同时,还要面对彼此的矛盾和自己内心的悲伤,从三人同行到两人相依为命,他们需要更多的磨合。吉拉因为失去了一份父爱,想要找到生母,用母爱填补内心的空洞。
第二条线是吉拉的生母蒂娅,她15岁怀孕生女,为了前程将女儿抛弃,以一己之力从贫民窟一路拼杀出去,一心想要实现阶级跨越。取得高学历、高人气的她回来竞选市议员,却发现女儿的养父遭此横祸,她虽然也忿忿不平想要出手相助,但在仕途和亲情中,她必须做出选择。
第三条线是开枪的警察保罗,他一直在同事维可的安慰和自我暗示下,认为自己并没有做错,在确定不会遭到联邦指控之后,维可却突然坦言她为维护保罗藏起了便利店监控录像。保罗瞬间崩溃,他再也无法自欺欺人了,只能去面对内心的愧疚和挣扎。
整体节奏偏慢,目前还在梳理人物关系,对每个人物内心进行细化。这一点和《盲点》截然不同,看得出并不想用激烈冲突来展开剧情,而是细水长流后期发力的那种。三条剧情线目前尚未过多交集,但已经在细节处通过芝加哥捷运“红线”将所有人物串起,颇有新意。大场景不多,但每次出现都很带动情绪。
诺亚·怀尔饰演考尔德,要是你看过老美剧《急诊室的故事》肯定会对他倍感亲切。在本剧中,他的演技非常突出(其他人感觉状态还差点火候),作为一个失去爱人的丈夫、一个在女儿面前强打精神的父亲,有两场戏非常考验演技:考尔德一个人站在夜晚的湖边,用手机发出“不用买牛奶了,快回家吧”的短信,那一刻,孤独、后悔、绝望和悲伤被他演绎得淋漓尽致,那伤痛无法言说,却令人动容;还有吉拉负气出走,他沿着“红线”寻觅了一夜,到最后终于找到吉拉,过程中没有说一句话,却绝妙地演活了一个深爱着女儿的父亲愿意牺牲自己的感受去包容一切。
开枪的警察保罗由诺尔·费舍饰演,这不用说了吧,《无耻之徒》里的Mickey呀(555)。本来就觉得他特别适合演这种有点儿神经质,紧张兮兮、精神紧绷,逞强却又不知所措的角色,这次作为漩涡的中心,可以期待一下他的演绎。
BGM大气,都很好听,无论是悲剧发生前一家人齐齐整整打趣逗乐时的轻快,还是悲剧发生时的沉重压抑,以及悲剧发生后同一间房子里用不同的音乐衬托出的生活剧变,都挺应景的。多次表现列车时的配乐根据当时的剧情各不相同,几次出现的浅吟低唱对情绪的衬托也非常到位。
相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