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迄今为止“开局涨势”最好的超级英雄电影当属《雷霆沙赞!》了,不为别的,就因为它在正式上映前获得了无数观众和媒体的好评,烂番茄和MetaCritc指数都非常可观,甚至还成了“蝙蝠侠《黑暗骑士》系列”之后,DC超英电影中最高评分作品。
迫不及待观影后,我必须承认片子没辜负大家的溢美之词,其“年轻态、少年心”和“情感矛盾、共鸣设计”是它优秀的最大法宝……然而,这也是影片未能在国内收获足够好口碑的症结所在。
本文照例不会掉书袋,什么黑亚当、冥思螨我也不了解,只是就电影论电影一番。
【友情提示:下文会有剧透。】
在我看来,《雷霆沙赞!》最大优点分为一明一暗两个,其中最明显也是最吸粉的一点就是元气满满的“年轻感”:它能把你所有的少年时光和天真幻想都带回来。
试问哪个少年没幻想过自己成为“天选之人”,获得神奇的超能力呢?
影片的设计相当“普通”:巫师沙赞的力量越来越弱,快要镇不住“七宗罪”了,便想找一个年轻人继承衣钵,结果继承人还没找到,就先被“淘汰者”希瓦纳博士找上永恒之岩来释放了七宗罪,无奈的巫师只得把力量传给少年比利·巴特森。
但普通并不意味着平庸,放在本片里,这种设计相当实在。有趣的是,当比利来接受“面试”的时候,巫师连测试他的条件都没有了,只能闭着眼睛强行传承……这无形中也说明了不存在“内心纯洁无瑕”的人。
比利确实不是理想中的好孩子,他不断闯祸,总是从寄养家庭逃走,心中只有自己和失联的母亲……当这样一个14岁少年突然有了超凡能力,我们口中的“雷霆沙雕”自然就出现了。
比利和刚结识的兄弟弗莱迪“臭味相投”,逃课去验证沙赞所拥有的各种超能力,玩得不亦乐乎。
影片这一部分非常生动有趣,完全符合真实生活里“中二”的少年气,放电、极速、大力……任何一次发现都让他们雀跃无比,特别是在阻止便利店劫匪的时候——只有不知道怕的小孩脾性,才会在发现身体“刀枪不入”后让对方开枪打自己的头,成年人八成不敢这么玩。
说到这里,就牵扯到了影片另一个不明显的优点:情感设置。
自小和母亲走失的比利一直不信任照顾自己的寄养家庭,他不惜逃家二十多次,就为找到心心念念多年的妈妈。
在来到“寄养之家”维克多家中时,比利依然没有改变自己的想法,同龄人弗莱迪看似与他有许多共同语言,可他内心里依旧我行我素:偷了弗莱迪的“超人子弹”,嘴上却说着没有;回家找弗莱迪分享秘密并一起翘课玩耍,也是希望自己有个伴儿;当弗莱迪拿沙赞的关系吹牛时,比利又觉得他是在利用自己而弃之不理……
所以,比利和反派希瓦纳很像(也格外理解对方),区别在于,当他期盼已久的母子重逢并不如自己想象的那样美好时,他选择了原本看不上、此刻却显得无比珍贵的亲情。
我们并不能选择自己的出身,但我们能选择自己的态度。这就是埋在影片中极具普世价值的观点。
当比利灵机一动,让其余五个异姓兄弟姐妹同时成为“沙赞家族”一员的那一刻,我便认定《雷霆沙赞!》是部好电影,它用一个看似神奇的设定,讲述了一个平凡而又不凡的故事。
所以片尾比利等人让弗莱迪在学校里出尽风头时,感觉特别爽——我们还是孩子,我们就享受这种人前装B的痛快!
除了上述两大优点,影片在其他方面就显得有些乏善可陈了。比如反派希瓦纳博士的设定和塑造。
其实电影花了不少笔墨去填充这个角色,可相比起原作中“希望拯救身患绝症的家人而误入歧途”的光头大叔,影片里那个一心要得到力量证明自己的希瓦纳博士就显得扁平、单薄多了。
虽然这样一个“纯粹”的反派,用来对付心智只有14岁的比利是足够了,但放到整部电影,尤其还是“历来反派出彩”的DC超英电影中去看,总归有些不甘心呢……
另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则是《雷霆沙赞!》没有预想中那样“沙雕”。前期关注这部片子的观众应该不难发现,影片中大多数搞笑、娱乐桥段,都在预告和片花中出现过了。
例如接受巫师传承、初试超能力、先无意害人后有意救人,乃至最后的彩蛋等等,难免让大家觉得《雷霆沙赞!》是部笑果十足的娱乐片……可现实是电影藏起了它深刻、沉思的一面,实际成片气质并非如此,尽管这谈不上“欺诈”,但多少还是会让一些人感觉“爆米花指数”不足。
此外,限于影片成本和制作格局,电影的特效场面和动作打斗也谈不上有多赏心悦目,没能成为片子的加分项。
当然,这些只是小问题,《雷霆沙赞!》在国内没能像北美本土那样口碑大爆,我觉得主要原因是影片两个最大优点没有、也无法达成在美国那样的效果。
首先是真实的“少年气”。美漫已经兴起、盛行了大半个世纪,在美国陪伴了几代人成长,无数少年、青年、中年甚至老年人都有一个“超级英雄梦”,《雷霆沙赞!》无论是原作漫画还是真人电影,都算是离梦最近的一次。
“超级英雄”与普通人之间始终存在一种距离感,即便是最“亲民”的蜘蛛侠等角色,也无法与此次完全走平民路线的沙赞相比——检测超能力类型,假装大人去买啤酒,这种“凡人”到极致的桥段,非常符合老美的胃口。
而我们这一辈人小时候更想成为的应该是孙悟空、圣斗士、赛亚人、美少女战士或者小魔仙吧……虽然这些幻想本质上和成为超级英雄一样,但论“代入感”还是有不小差距。
在我们的“英雄观”里,遇到坏人打不过逃之夭夭,也不是英雄所为——当然,我们能理解比利作为一个不满15岁的少年逃跑是很正常的,可要说会因此产生更多同理心就难了。
最“水土不服”的一点,是我们缺乏影片中那种独特的家庭环境土壤。也不知是多少年前的数据了,“美国的组合家庭比例已达三分之一以上”,与此同时,寄养家庭的数量也不遑多让(类似设定在电影和美剧里随处可见)。《雷霆沙赞!》中比利的每个兄弟姐妹都是被收养的孩子,父母维克多和罗莎也来自于寄养家庭,这种看似奇特的家庭成员结构在美国是有充分现实基础的,因而观众们普遍也会更有共鸣。
反观国内这一代美漫、超英电影观众,不少是作为独生子女成长起来的,即便有兄弟姐妹也不会太多,至于组合家庭、寄养家庭的数量就更少了……
虽然我们都能看懂、理解影片里那些情结和感触,但还远谈不上“共情/共鸣”,少了情怀之力加持,《雷霆沙赞!》在我们眼中自然也缺乏了那份独特的“光环”。
即便如此,我依然认为这是一部优秀的超英电影,它够接地气,也不止于娱乐或深沉——倘若未来同类型电影也能像《雷霆沙赞!》这样多一些探索和开拓,我是非常乐于见到的。
【也欢迎关注我的公号“有爱评论区”~】
相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