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再见了,用光影写诗的梦想家——悼念电影大师贝托鲁奇

    阅读数:2389 安闲洛洛 认证评论员 2018-11-28 收藏
    最近,一位意大利人因为对中国文化的戏谑酿成沸沸扬扬的DG事件,从而遭到中国网友的抵制。但同样有一个意大利人,曾用异国文化的视角拍出过无与伦比的中国史诗佳作《末代皇帝》,这个人就是意大利著名导演——贝托鲁奇。遗憾的是,贝托鲁奇因癌症于今天逝世。这位一生执着于创造理想主义之梦的导演,是一代文艺青年的启蒙之师,在他的电影里,政治和性是永恒的主题,激烈的情欲和革命的浪漫,交织成炽烈青春里的迷乱与虚妄。
    对于中国观众而言,贝托鲁奇最著名的作品无疑是《末代皇帝》,这也是唯一一部被政府批准进入紫禁城内拍摄的故事片。虽然清宫戏泛滥,但与这部《末代皇帝》相比,基本都是横店和故宫的区别。
    上世纪80年代,贝托鲁尼已经凭借《巴黎最后的探戈》跻身国际一线导演的地位,他觉得意大利已经不能满足他的灵感需求,需要换个地方创作,于是把视线投向了中国。在《末代皇帝》之前,中国故事中的历史人物大多是极度脸谱化的,人物塑造上仿佛京剧里的白脸红脸一般简化刻板,但《末代皇帝》却用一种古希腊悲剧式的叙事体系,细腻地展现了一个独立个体在历史洪流中的挣扎与迷惘,贝托鲁尼评价溥仪的一生:“个人是历史的人质”,这非常恰当地概括了溥仪这个末代之君的人生枷锁,他及他的两个妻子,并非庙堂之上的空洞面具,而是有血有肉的,有着令人同情也深具故事性的命运。虽然贝托鲁尼钟爱表现青春的狂热,但对溥仪的着墨却更多地在他的中年时代,溥仪在婚姻中的挣扎,使一个皇帝形象变成大时代中渺小而真实的个体。
    这部电影之所以被奉为经典,一个重要原因是画面质感和色彩运用上的极致,这除了贝托鲁尼本身诗性的审美气质外,还要归功于摄影师斯托罗拉,他掌镜过《现代启示录》和《赤色分子》,三次获得奥斯卡最佳摄影奖。在拍摄《末代皇帝》前,他制作出了一套色谱,用光来代表不同的生活,用色谱中的某一种颜色来代表生活中的不同阶段。仔细观看影片,就会发现溥仪的每一个人生阶段都有一种特定的主色彩,基本遵循了红橙花绿青蓝紫的规律,同时光影运用随之精妙变化,勾勒出一个中国皇帝一生的起起伏伏。
    在音乐上,请到了日本著名音乐家坂本龙一,这样的全方位顶级配置,使《末代皇帝》在1988年第60届奥斯上九项提名全部兑现,至今也是非常罕见的成绩。
    当然,《末代皇帝》也被诟病过以西方化视角,只追求历史的神似,却不考究事实证据,但不可否认这部电影的壮观和高度的艺术性,也正是因为这部电影,使中国演员及中国式的电影审美走向世界。
    贝托鲁奇的另一个灵感之地是巴黎,他的电影中我个人最喜欢的一部《戏梦巴黎》,才是一部真正具有导演个人特色的作品。在成为导演之前,贝托鲁奇是一位诗人,他的爸爸是诗人和电影评论家,受父亲影响,贝托鲁奇年纪轻轻就出版了自己的诗集,而诗性的审美也一直贯穿于他的电影作品中。在《戏梦巴黎》里中,一个美国青年马修独自来到巴黎求学,遇到一对同样热爱电影的双胞胎兄妹。这对兄妹对性的态度极其开放,甚至有乱伦之嫌,三人玩游戏时,作为惩罚,哥哥让妹妹和马修当着自己的面做爱,在这一荒诞的行为后,马修与妹妹相爱了。如此大胆的意淫和浓郁却唯美的性描写,才是贝托鲁奇的标志色彩。诠释这样的扑火青春时,贝托鲁奇却已经年过六十了。《戏梦巴黎》的故事背景,是1968年的巴黎,那一年越战陷入焦灼,反战游行席卷欧美,性解放的口号开始打响。那个时代是贝托鲁奇自己的青春叛逆时代,如姜文眼中“阳光灿烂的日子”一样,年轻人脆弱却肆意,电影中的双胞胎投身示威人群,冲向防暴警察,那是他们一去不复返的青春。这部电影也为日后的电影界贡献了一位气质鬼魅卓绝的女神——伊娃格林,她戴着黑色手套扮演断臂维纳斯的形象始终是我脑中最惊为天人的一幕。
    另一部属于巴黎的电影《巴黎最后的探戈》,表现的却是中年男性的孤独与沉痛,它与《戏梦巴黎》的张扬明艳不同,它不像是想象中的浪漫巴黎,而像是带着庸俗与绝望的现实的巴黎。影像依旧迷人而魅惑,但空间和事件变得晦涩不明,马龙.白兰度扮演从美国来巴黎定居的中年作家保罗,他的神秘和粗暴吸引了年轻女子,在一间只有一张床的公寓里,他与偶然相遇的让娜疯狂做爱,他试图在这里构建一个绝对封闭的空间,甚至使用各种性虐的方式,释放自己的兽性与虚无。他心中有恨,这恨来自于已经死去的不忠的妻子,因太爱却得不到而恨。当他去见妻子的情人,却发现那个男人与自己气质相似,甚至连睡衣都一样。电影中有一幕最震撼人心的场景,两人喝得酩酊大醉后,保罗背着让娜走进探戈舞比赛的舞池中央,他们旁若无人地疯狂地舞蹈,奇妙而粗俗的探戈舞步一如保罗心中的混乱与扭曲。
    实际上,贝托鲁奇一直热衷于表现极端的虐恋行为,这与他进入电影界的导师有很大关系。开启贝托鲁奇电影生涯的,是大名鼎鼎的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他执导的影片《索多玛120天》,长期占据世界十大禁片的位置。帕索里尼对贝托鲁奇的影响颇深,贝托鲁奇曾说过,他一生中的两位精神教父就是帕索里尼和戈达尔。贝托鲁奇的很多电影中都有虐恋、谋杀元素,例如《偷香》。贝托鲁奇对肉体的描绘一向是坦白而毫无遮拦的,这部影片的画面俨然文艺复兴时期的油画,女主角丽芙·泰勒的肉体闪烁着宗教般的神圣光辉,在如诗如画的意大利乡村风景间,虽情欲涌动却明净清新。这部电影没有宏大的主题,却像极度精致的田园小诗。少女带着母亲自杀后留下的日记,来到一个小村庄寻找母亲曾经的朋友,少女的美貌让这里的男人纷纷动心,而寻找生父却成为少女的心结……在这部电影中,贝托鲁奇和斯托拉罗再次联手,摄影机仿佛具有了“抚摸”的触感,使每一帧画面都有了极致细腻的温度感。
    除了虐恋,贝托鲁奇的电影中还充斥着浓厚的“弑父”情节,这与他本人的成长经历有很大关系。父亲是诗人和电影评论家,两位精神导师,一位是法国“新浪潮”的领军人物,一位是“后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于是,与“父权”的抗衡便成为贝托鲁奇影片中贯穿一生的主题。在《蜘蛛的策略》中,一位反法西斯英雄的儿子在父亲被刺杀30年后回故乡出席市长赠匾仪式,却因此得知暗杀父亲凶手的线索,于是展开追查,却意外发现父亲竟然是密通法西斯的间谍。这部影片带有明显的对父辈文化的质疑,并对法西斯时代含混不清的社会价值观进行了尖锐的批判。
    《同流者》同样基于法西斯时代背景,意大利法西斯组织成员马塞洛接到新的任务,去巴黎刺杀他大学时的教授卢克——一位反法西斯组织成员。在教授的家中,他被教授年轻的妻子深深吸引,因此迟迟不愿对教授动手……这样的情节是对“俄狄浦斯”弑父娶母情结的高度隐喻,老师正是父亲的象征。这部影片的摄影亦具有极强的形式感,黄与蓝的主题色相交织,一如夕阳与蓝夜。镜头与流水一般蜿蜒流畅,时而俯瞰、时而逡巡,大量的景深镜头令空间感更加强烈,光影中充满了各种影像的隐喻。
    《一九零零》是贝托鲁奇的一部史诗级巨作,影片长达5小时,时间跨度40年。但也因为对阶级斗争的解读和大尺度的情节设置而被西方国家长期禁映。同一天出生的两个人,一个是农场主的孙子,一个是贫困农户的孙子,他们从小便结下友谊,但因为出身的不同,造成日后迥异的人生。这剧情听起来有点儿像中国旧时的“阶级斗争”剧情,贝托鲁尼本人确实也是一名“马克思主义者”。贝托鲁奇用一部家族编年史,巨细靡遗地再现了半个世纪意大利的动荡。正如对溥仪的评语,这部电影同样是在表现贝托鲁尼一直坚持的“个人是历史的人质”这一主题。
    贝托鲁尼还有很多经典的影片,例如在北非拍摄,根据保罗.鲍尔斯经典小说改编的《遮蔽的天空》,启用《末代皇帝》原班人马。作曲家丈夫和作家妻子一起去北非撒哈拉旅行,多年的婚姻已经让他们失去了爱情的炙热,在变幻莫测的沙漠中,丈夫沉迷于与当地的妓女作乐,他们的婚姻危机通过这种异常的方式得到缓和,他们虽然重新认清对彼此的爱,丈夫却不幸染上霍乱而死。这是一个非常暧昧压抑的故事,充满隐喻,另有译作《情陷撒哈拉》,却不及《遮蔽的天空》贴切,影片最后,妻子独自跟随驼队在沙漠中踟蹰,并成为驼队的女人,一次旅行成了不归之路,爱情、婚姻、道德、人生,都在遮蔽的天空下变得沉重而虚无。
    贝托鲁尼是一位导演,也是一位诗人,他的电影永远有着光影的诗意。他大胆,大胆地彰显青春的叛逆和肉体的狂欢;他含蓄,含蓄地拆解着政治指向和情爱迷局。他的影像具有高度的个人风格,他的视角并不拘泥于一种文化领域。贝托鲁尼去世后,演员陈冲在微博上发布了悼念文章,有一段写道:拍溥仪婉容和文绣在床上做爱的时候,他说:“我好像钻进来跟你们一起。” 然而,他的语气神态毫无半点猥琐。我看的出来他真的好想,就跟一个小孩很想要一盏阿拉丁神灯。
    这段描述真令人动容,这正像是贝托鲁尼一贯的电影风格,他描写性,甚至描写极端的性,却并无半点猥琐之感,即使《戏梦巴黎》里兄妹间的不伦爱抚,也在光影中呈现着无邪的美感,他年过六十依然激情炽烈如叛逆的青少年。然而生命会老去,人会死去,青春终将散场。《戏梦巴黎》的最后,双胞胎兄妹毫不犹豫地走入了远处的火光,马修再一次成了遥望的局外人,混乱的冲突和满地的碎片,成了没有结局的结局。但每一个有过青春的人都不会忘记,它本来的名字——《The Dreamers》。

    相关讨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