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流行文化中的理想主义反派浪潮

    阅读数:8229 地瓜 认证评论员 2018-11-18 收藏
    别抱太高的希望去看本片,说不定还会有一些意外收获。对我而言,这个意外收获就是格林德沃。

    影片质量:4/5

    推荐观看

    有剧透


    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虽然是青少年故事,但某种程度上也有着极为黑暗的内核。不需多谈故事中的种种死亡、虐杀与背叛——女贞路那雾气弥漫的夜晚就常常令上小学时的我害怕。但另一方面,我又会被它的神秘和未知所吸引。罗琳故事的魅力大概就在于此。

    《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的开篇,恍惚间让我有点找回当时的感觉(第一部则没有):暴风雨中的纽约阴森可怖,电闪雷鸣间,美国魔法国会所在的极具哥特式建筑风格的伍尔沃斯大楼(Woolworth Building,在故事发生的1927年为世界第一高楼)顶部,一部六驾夜骐囚车在众多骑扫帚的傲罗护卫下悄然起飞,而囚车中囚禁的正是臭名昭著的黑巫师,盖勒特·格林德沃。观众不由自主地就被这股危险、紧张的气氛所吸引。接下来,格林德沃在重重守卫下,完成了一次极为高调的高空越狱,消失得无影无踪。尽管可以预料,但却足够漂亮。

    p2535178057.webp.jpg

    遗憾的是,接下来的故事进入了极为平庸的多线叙事节奏,有点让人抓不住重点——这部电影到底是关于神奇动物的,还是关于克雷登斯的身世的,还是关于格林德沃的罪行的?电影虽然叫“神奇动物”,但神奇动物这条线的存在感已经越来越弱了,渐渐沦为标题。罗琳对神奇动物与格林德沃的明暗线把握,显然不如她在“哈利·波特”系列中对单集故事明线与伏地魔暗线的把握。这种略显乏味的局面在最后的高潮来临时有所改观——一个秘密被揭露,一场大战爆发,我们才总算领会了这部电影试图传达的信息。

    事实上,罗琳的“哈利·波特”系列的每个单册故事在到达最终的反转和高潮前,一直是缺乏较为激烈的、一波三折的冲突的,基本就是以家庭、校园日常生活为主(最后一部除外),但她通过其他几种方式吸引读者:首先是对英国魔法世界的不断拓展,如第一部的古灵阁、第二部的小精灵、第三部的骑士公共汽车;其次是对霍格沃茨丰富多彩生活的挖掘,如开学聚餐、魁地奇课、三强争霸赛等,而学校那些深埋的秘密也不断地被揭开;最后是对总体故事走向的超强把握,即所谓“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总体故事过半后逐渐令人拍案叫绝。

    “神奇动物”系列仍旧由罗琳编剧。从目前已有的两部电影来看,罗琳上述特长并没有得到像过去那么好的发挥。如果说《神奇动物在哪里》对美国魔法界的塑造还比较让人新奇,那么本部《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对法国魔法界的塑造基本就让人索然无味了。反正每个国家都有一个类似英国对角巷的地方,也有一个类似英国魔法部的地方。

    在“哈利·波特”系列中,我们看到罗琳是如何将魔法世界与现实世界紧密结合的——魔法世界有着自己的政治体制、教育系统、公共交通、体育运动、传媒娱乐,等等等等;而“神奇动物”系列则致力于将魔法历史与现实历史紧密结合,比如《神奇动物在哪里》的背景故事中,魔法世界的美国魔法国会的成立是源于现实世界的塞勒姆女巫审判。但遗憾的是,也许1926年和1927年的现实世界缺乏重大历史事件,我们也没能在两部“神奇动物”电影中见证什么巧妙的结合。但这个情况在之后的三部电影中应该有所改观,因为二战已经在《神奇动物:格林德沃之罪》中惊鸿一瞥,而邓布利多与格林德沃的巅峰对决也发生在二战终结的1945年,相信之后我们可以看到更多魔法历史与现实历史的巧妙结合。

    除此之外,最大的乐趣大概就是寻找散落各处的与“哈利·波特”系列相勾连的彩蛋了,比如当全片最大的彩蛋——伴随着悠扬的海德薇主题曲的霍格沃茨出现时,回忆如潮水般涌来——这一切还是很令人激动的。

    p2539687185.webp.jpg

    到了全片的高潮的来临时,一个事关三个家族的秘密被揭开——在此就不做剧透了,我更关心的是格林德沃最后的反派宣言,这番宣言体现了格林德沃作为一名理想主义反派的优良素养,使得他比起伏地魔,更合我的口味(这么说好像有点变态?)。

    “哈利·波特”系列塑造的伏地魔这个反派是足够经典的,但是,尽管罗琳赋予了这个反派一个悲惨的起源故事,大多数时候这个反派的行为模式仍然是流行文化反派设定中最常见的那一类——我们或许可以套用《龙与地下城》阵营九宫格将其称之为中立邪恶。这种类型的反派一般有着明确的自利目的(通常都是追求绝对的力量),并为此不惜牺牲任何人,即使是亲友。除却发法力强大到让人连其名字都不敢提以外,伏地魔就是一个骄纵的自大狂,他就像一个没有教养、却得到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小男孩,凭自己的喜好随意玩乐。他这样做人,也难怪社会路越走越窄。

    在“哈利·波特”小说中,格林德沃第一次出场时就是他死的时候,但他的气场却完全压过了伏地魔。“有很多东西你不明白……你不会赢的……”尽管电影将这段改得面目全非,但我们仍可以通过小说窥见两代反派的差距——威震天下的黑魔头,在格林德沃面前变回了那个什么都不懂的小男孩。他不仅不懂爱,而且不懂人心。

    格林德沃,恰恰相反,他太懂人心了,凭一副三寸不烂之舌直叫人神魂颠倒。他为信众们描述了一副宏伟的愿景:巫师不再成为受压迫的少数派,而是要翻身成为这个世界的主人。而且更紧迫的危机很快就要到来了——当魔法社会只能靠个别巫师法力的进步而进步时,麻瓜世界的科技却日新月异,魔法的力量在原子弹面前微不足道。阿瓦达索命咒需要强大的法力做支撑,但一个几岁的孩子就能扣动手枪的扳机。麻瓜们将在二战中摧毁自己,顺带着摧毁魔法世界。也许,格林德沃将保存巫师的血脉,视作自己的责任。我们可以把他归到守序邪恶这个阵营中去——这类人并不自私,恪守自己的行为标准,但不管是否会伤害别人。格林德沃的口头禅“为了更伟大的利益”(For the greater good)就是对其信念最好的诠释。

    在麻瓜问题上,伏地魔会凭个人喜好随意虐杀麻瓜,格林德沃不会。他只做必要的杀戮,而对麻瓜在未来社会制度中的作用做了精密的计划——牲畜(所以我有点不明白奎妮到底是怎么被他迷惑的,纵然在格林德沃的愿景中巫师确实自由了,但也不能嫁给牲畜吧)。格林德沃设计的社会,高效精密,却也冷酷无情。这样的社会让人想到了纳粹德国,格林德沃与希特勒也颇为相似。那漫天飞舞黑纱的巴黎是全片我最喜欢的镜头,同时也让我想起现实世界中1938年充斥着看纳粹旗帜的纽伦堡街头。

    格林德沃可以称得上是一位理想主义的反派,这样的反派正渐渐成为当前流行文化的主流。从秉持“巫师优先”的社会活动家格林德沃,到熟练掌握马尔萨斯人口论的理论家灭霸,再到大资产阶级和腐朽学阀的掘墓人达斯·维达,这些创造于上个世纪的角色,在近十年内被赋予了全新的意义——他们反映了创作者对自己的异化社会可能孕育出自我毁灭力量的恐惧。尤其是格林德沃,他的“巫师优先”,在今天听来毫不违和,这正是反映了我们今天某种程度上正在重走几十年前的老路。

    在上个世纪的故事中——“指环王”系列、“时光之轮”系列、“哈利·波特”系列、“星球大战”系列,还有早期的漫威和DC系列中,英雄和反派总是正邪分明的;但在这个时代,反派们正变得越来越像英雄,而英雄们正变得越来越像反派,这是一个有趣的现象。也许我们的现实正变得越来越残酷,以至于虚构故事中的人物也不得不被投入一些艰难的环境中,做出艰难的抉择。


    相关讨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