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抛开政治隐喻,《犬之岛》还有什么

    阅读数:2062 travel柚子 新闻组试用 2018-04-23 收藏
    《犬之岛》是一部与众不同的动画,虽然故事讲起来寥寥几语,但影片实际上却是有着相当大的信息量。

    《犬之岛》讲述了一个并不复杂的故事。20年之后的日本由于犬流感肆虐,政府决定将所有的犬类都流放到垃圾岛上,而小林阿塔里为了寻找自己的守护犬点点只身一人前往了垃圾岛。在寻找点点的过程中阿塔里结识了另外五只狗狗,他们一起克服重重困难找到了点点,并赶在小林定人再次大选之际同特雷西等一众爱狗学生一起揭穿了小林定人的阴谋。虽然故事讲起来寥寥几语,但影片实际上却是有着相当大的信息量,下面主要从叙事、人物塑造、呈现效果几方面来进行分析。

    5.png

    首先从叙事上看,影片采用的是一种舞台剧电影化的方式,分为一个引子加四集主体。引子部分主要讲述了小林政权与狗族之间纷争、仇恨的历史渊源,为主题故事发展的合理性首先进行了背景信息补充。四个主体部分的标题本别是小男孩、寻找点点、汇合点、阿塔里的灯光(记忆中的标题,可能有误)分别对应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是一个以时间顺序基的完整叙事体系。与舞台剧不同的是,片子还是借助了光影手段的优势,几次运用闪回的手法补充了不同时空的细节信息。但是在这样的叙事体系下突然的闪回显得有些生硬,使故事更加完整的同时一定程度上打断了观影节奏的连续性,不过无伤大雅。而与之相配套的,舞台光的运用以及同一套的太鼓配乐也伴随始终,整体上精致地保持着和谐统一。另外,影片运用了双线结构,明线是阿塔里寻找点点的过程,暗线则是小林定人政权阴谋的步步实施,直到最后在竞选台,全部主要角色出现在这个狭小的“舞台”上,两条线索交汇到一起,使矛盾冲突最大化。

    3.png

    人物塑造方面,影片着力的主人公分别是一个人和一条狗。小林阿塔里是一个性格复杂的十二岁少年。首先,他有着异于同龄人的胆识和执念。这与他的经历有关,年少时期的一场车祸导致其父母双亡,自己的一个肾脏也被取掉,寄养在叔叔小林定人处,小林定人忙于政务,阿塔里只是自己展现市长光荣形象的工具,而在孤独中陪伴阿塔里的只有点点,他也因此格外重视这段感情,可以为了自己的狗狗不顾自己的生命危险前去救援。

    4.png

    但同时,十二岁的阿塔里正处于一个身体和心智快速发育的阶段,在市长家中受到的教育对他有着极大的影响。在第一次见到点点时,他想和点点亲近,但被管家告知你们不能成为朋友,它只能是你的下属,你的护卫犬,这种类似“君主”的观念多年来在他心中早已根深蒂固。表现出来便是在垃圾岛上的一些行为。比如在与五只狗狗一同击退第一波进攻后,他命令所有狗都坐下,然后高傲地放起了七武士,宣布自己对他们的拥有权。之后在驯化chief时,他本来并没有对其并没有产生好感,只是在玩滑梯时,chief看似忠诚地回来找他,他仍棍子时chief看似听话地捡了回来,才让他承认这是条好狗,听话的好狗,然后就授予其特权——吃点点专属饼干,给他洗澡,让他死心塌地地为自己服务,明显充斥着一种君主的姿态。

    1.png

    Chief是一条流浪狗,本来从未踏入上流生活的他反而在垃圾岛上有了最强的生存能力。他天生有着较强的攻击性,有着自由自在,不想受管制的生活态度,又有着顽强的意志,在怎样的困境中都能坚强的活下来。在五只狗的团队中,他极力想表现自己作为chief(首领)的地位,但是每次民主投票时却总得不到其他四位宠物狗Rex(君主)、Boss(老板)、Duke(公爵)、King(国王)的认同,流浪狗和宠物狗终究不是一个利益集团。他本从未想帮助阿塔里,却在宠物狗们的利益裹挟下上了贼船。即使在阿塔里意图驯化他时,内心想的还是看这小子可怜而已,后来真正成为了守护犬,也还是不知为什么会咬人,他选择成为护卫犬更多的是因为那第一次吃狗饼干和洗澡的感动以及点点托付的责任所致,可以说他内心里其实从未被驯化。

    8.png

    从呈现效果来看,首先,口头语言在这部影片中处于了一个比较次要的位置。在国语版中,大量的原声是没有进行翻译的,个人感觉这种做法还是比较妥当的,毕竟影片在讲述人与狗的关系,而人和狗本来就存在沟通的障碍,有限的理解力更能真实地反映人与狗之间存在着的交流的无奈。而且即使不翻译,其实也通过画面和前情的补充,大多时候观众也可以清楚地理解各种情绪,明白大致想表达的意思,这也表现出影片在口头语言表达之外的其他信息传达手段上是下了很大功夫的。其次,定格动画本身制作难度就相当大,而从场景到角色,从构图到移镜,我们都可以看到其制作之精良。而包括飞机喷气,抖落身上灰尘,爆炸后的蘑菇云,生气或剧烈运动后的吐息,在片中都并未致力于写实,而是运用了比较独特类似粉末的表现手法,别有一番趣味。第三,作为一个美国导演,韦斯·安德森将这部西方故事完完全全地包裹在了浓郁的日本文化之中,首尾呼应的太鼓表演,“少年武士”的剧目设定,引子中的浮世绘画卷,甚至垃圾岛上废弃游乐场贴在墙上的宣传海报,都具有很强的带入感。

    7.png

    另外,关于片中大量的政治隐喻,在网上已有很多大神进行了罗列,比如小男孩炸弹和广岛原子弹名字一样,而五指岛类似广岛地图;市长因贪污下台后由养子当选新的市长暗喻日本长期盛行的家族政治、世袭政治;狗狗的实验室与二战期间的集中营十分相似等,本文就不再展开。

    2.png

    最后说一点对结局的理解。很多观点认为影片虎头蛇尾,结局过于仓促,阿塔里的俳句过于简短空洞却打动了所有人,市长轻易就良心发现认罪下台。但如果仔细看,可以发现阿塔里念完俳句后,画面将句子中的美好画面进行了演绎呈现,这个画面并非是阿塔里的想象,而是所有观众的。毕竟在得知真相,得知阿塔里作了那么多努力之后,他的形象在短时间内已经变得极其高大,再加上出自12岁少年之口,这种简短的句子反而更符合其身份,有了更好的宣传效果。另一方面,在阿塔里讲话时,小林定人背对观众,画面对其复杂的面部表情进行了多次强调,显然其内心也在预谋着什么,待明白自己大势已去后,迅速转变观念,撤销命令,主动捐肾,为阿塔里铺路,实质上是在保护家族的统治地位。上位后的阿塔里也更像是一名熟稔的政客,设立点点的纪念碑,使其成为具有标志意义的“牺牲品”,扶持狗族,使其成为自己进一步统治的工具。一切都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美好。

    6.png

    以上,可能有些散乱,欢迎更多讨论。


    相关讨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