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我是杀人犯》: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

    阅读数:1828 弄摩 认证评论员 2017-09-08 收藏
    我不知不觉当了帮凶,还觉得自己特别有理。

    本文包含剧透,请酌情阅读。

     

    “有人问我一个问题,

    关于公理和正义。

    檐下倒挂着一只诡异的蜘蛛,

    在虚假的阳光里翻转反复,

    结网。

                                                          ——杨牧·《有人问我公理和正义的问题》

     


       电影逐渐成为了社会话题得以施展复制的端粒。在娱乐与生活模式逐渐趋同化的今天,视频逐渐成为表达思想的窗口,有水平的影视作品还能有意无意地刺激一下早已不太发达的感觉神经,如《二十二》等,快手、秒拍等粗输出的短视频不断以噱头、奇异的效果占满了人们的脑内存。还有意愿、还有时间去欣赏一部“浑身都是问题”的长视频吗?还有人关心公理与正义的问题吗?


       荣获2017年第20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波兰电影《我是杀人犯》,把一个关于公理和正义的问题提出来,如果还有人认为正义是一件要紧事的话。

    snapshot20170908152508.jpg


    内容简要

    1972年,波兰处于第三次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大经济组织”体制改革时期(高福利、高工资、通膨风险高,所有农民及家属实行免费医疗制度时期)。一位变态杀人狂魔为了要为红色政权成立30周年献礼,扬言要弑杀30位女性,以血礼之。当杀到第12位时,波兰警察逮捕了一位嫌疑犯,为了维持社会稳定,在第一书记的精神召唤下,警察、法官开始了一场将嫌疑犯变成杀人犯的表演。

    snapshot20170908152222.jpg


    这部杀人追凶题材的电影为观众们提出了三个简明扼要的问题:

    1为什么要把一个好人诬陷成杀人犯?

    利益二字。

    对警局。

    一宗连环杀人案在国内影响甚广,人心惶惶。作为直接责任人的警长压力巨大,是否能通过一桩大案飞黄腾达,是否能得到第一书记的信任是第一要务。牺牲一个毫不相关的莽夫,换来人人敬畏警局的荣耀,这笔生意划得来。

    对证人。

    让证人在没有任何威胁的情况下凭空说假话,完全需要另一道催化剂的帮忙。为了尽快找到凶手,国家颁布一条奖励100万元的法令。只要激励足够大,公理与正义可以称斤论两。嫌疑人的前妻单纯地以为说一些不利于前夫的证词就可以轻易得到100万元,这笔买卖也值得做。殊不知,觊觎巨额鼓励金的却不止她一个。


    2如何将好人诬赖成犯人?

    软硬兼施:对嫌疑人进行长时间拷问,满足嫌疑人的需求,并用嫌疑人的孩子威逼利诱。

    联系法官,打好招呼,做好伪证,同时要求嫌疑人的孩子说假话指正自己的父亲。

    利用美人计仙人跳,设计嫌疑人辩护律师。

     

    3谁才是真正的杀人犯?

    《我是杀人犯》如片名所呈现的那样,并不是一个警察追凶的故事,而是一个警察如何一步一步的把自己变成杀人犯的故事。

    snapshot20170908152452.jpg


    揪心情绪


    《我是杀人犯》看完给人一种深沉的无力感,谁都知道这是不对的,可就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表面上,“杀人犯”不是杀人犯,一心想要立大功的警察才是真正的杀人犯,可又是谁造就了警察缉凶的壮举呢?很显然,那个在角落里不站队又默默无闻的每个群众,才是扼杀一条无辜生命的真凶。虽然和日本电影《怒》题材类似,但在小摩看来,真正和《我不是杀手》表达了相同观点的影片是一部中国电影《黑处有什么》。只不过这部国产电影的创作者为了更谨慎地发声,给《黑处有什么》添加了迷惑的青春与时代的外衣,它的核心依然是在说一个为了维稳而维稳的故事。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公理和正义在电视里往往比在自己心中更重要,只要被诬陷的人不是自己,那大多数人认为的就是最对的。聂树斌、呼格吉勒的案件如果拍成电影,怕是都比这部《我是杀人犯》精彩百倍,沉重百倍。

     

    在讲好一个令人揪心故事的同时,《我是杀人犯》的创作者露骨地将所有的坏话讲遍。说者本无心,听者当有心。一次次本可以改变别人命运的机会,让观众为自己可以发声而又假装听不到的沉默而羞愧。

     

    1庭审嫌疑犯之际,为了让伪证显得真实一些,警长利诱嫌疑犯的一双儿女在庭上说假话,说自己的父亲是个杀人不眨眼的魔头。不远处的父亲并没有什么过激的表情,他放弃了挣扎。平静而慈祥地站在光里,带给观众无尽的心酸。如果这个社会如斯,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连孩童也要假话连篇,这样的社会是不是没救了。庭审时,因为引导性的询问,围观群众大声齐呼“绞死他!绞死他!”,是人民群众太容易受蛊惑,还是人民群众只是想找一个和自己不相关的垫背者发泄心中被点燃的引导性情绪呢?虽不愿承认,谁都可能做过那个人集多了再一起闯红灯的参与者。

    snapshot20170908152005.jpg


    2在警察调查陷入僵局之际,专案组就嫌疑人是否是杀人犯产生了争议,而决定嫌疑人是否是杀人犯时居然采用了举手表决的方法。最终专案组确定了嫌疑人就是“杀人犯”,当受到同事质问时,警长说出了一句让小摩在屏幕外面都无法反驳的一句话:“虽然没有证据证明他是凶手,但是也没有证据证明他不是凶手啊?”

    snapshot20170908113935.jpg


    3白的被说成黑的,就没法变白了。或许是警长良心发现,当警长把自己所有作伪证的事实和盘托出时,法官们和一众执法者长时间的尬笑,让这个本能救人一命的事实在嬉笑间变成了一个真正的笑话,真相对他们来说不值一文,对他们最有利的结果才是最重要的。

    snapshot20170908152126.jpg 

    看穿一切的人

    电影中最平静的人竟然是这个一步一步走近死亡的人。他安静得瘆人,也有修养得不像乡野鄙夫,虽然他被打上了家暴的标签。他平静的面对警察们的指控,当签下了认罪书后,看到警察嘴角得意的上扬,他发怒了,他不想坏人这么轻易就得逞,这次反抗是他对波兰社会主义仅存的希望。在狱中,他看开了一切,活着不如安静地离去。警长们哪肯放过自己表现战功的高光时刻,用尽花言巧语让他活着以证人民的胜利。他在狱中和警长的对话,更像是一个智者,看穿了所有的表演,又不想去点破。安静的表情好像带着一种笑,在警局,在监狱,在庭上,在绞刑架前,都微笑着说,有没有我,你们都是杀人犯。要是评选《我是杀人犯》最佳演技,这位嫌疑犯得到了小摩忠实的一票,看穿一切又不想反抗的表情,怎么看都让人心疼。

     snapshot20170908151926.jpg

     

    罪案的终结与人民的胜利

    执行绞刑

    影片的结尾是一出无声又沉重的行刑。在冷峻的镜头下,创作者把一场简单粗暴的绞刑摆到观众面前,像是一场被无限拉长了的葬礼,一块一块地抽走嫌疑犯脚下的木条,留给了旁观者足够的时间去改变这样的结局。对观众来说,时间太长,足够他们来救人;对片中的执法者来说,时间太长,让他们等得心急。一宗罪案在一位无辜者的绞刑中终结,谁才是嗜血的杀人犯,观众早已有了答案。

    snapshot20170908152426.jpg


    杀人魔展览馆

    人民的胜利需要一个证明。波兰政府为了让人民牢记这一历史事件,建立了一个屠杀展览馆。馆中放着微笑的嫌疑犯头部倒模和12位受害人的照片。进来参观的人都会朝杀人犯吐上一口吐沫以泄私愤。可悲的是,警长被当成英雄一样受邀参与了屠杀展览馆开幕剪彩。根据字幕提示,该屠杀展览馆于1990年被拆除,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1989年,波兰成为第一个脱离苏联的东欧国家。不管是1972年抓到杀人魔,还是1990年拆除屠杀展览馆,都不是人民的胜利。

    snapshot20170908155248.jpg

       

        尾声

         当提出公理和正义的问题时,总会被不自觉地打上“年轻”“愤青”的标签,人总要稳定下来,当公理和正义都不存在的时候,稳定无意义。《我是杀人犯》通篇的重点都不是找到那位扬言迫害30位妇女的杀人犯。但如果影片的导演对中国关于天气的说法感兴趣的话,小摩大胆的猜测,答案已经昭然若揭了。警长和嫌疑犯交谈的时候,安静的房间看得到窗外鹅毛大雪,在中国的故事里,这是有冤情的意义;片中另外一位嫌疑人精神病患者在杀死老婆的那个夜晚,窗外下起了瓢泼大雨,在中国的故事里,这是行凶者的标配。

     

         片中有太多人想做好人了:庭审中不明真相却义愤填膺的吃瓜群众;拒绝了升职坚持要调走的警长的小跟班;知道丈夫诬赖好人而坚持离去的警长妻子;在举手表决中投了反对票的警长同事......可不论多高光,多不齿警长诬陷无辜的行为,也没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那自己又有什么权力站在道德的高点上俯视别人呢?

    snapshot20170908155238.jpg

      

        除了让人心情沉重的审判,创作者还是留了一个反抗和辩解的机会。主人公警长的良心发现和在屠杀纪念馆剪彩时的惴惴不安,也让观众对未来保留了希望。《我是杀人犯》归根结底讲的是“杀人犯”不是杀人犯,“我”才是杀人犯;影片也不是在抨击这个美好社会,而是简单地提醒一下大家,在这世上,有种东西叫做公理和正义,没有公理和正义的世界,请参考《我是杀人犯》。

     

      趣事

      1片中提到了一个关于警察的笑话:为什么在波兰警察总是三个人一起出门?一个负责读,一个负责写,另外一个提防着前面两个闹革命。

      2片中所处的时代,彩色电视机极为稀有。一群文艺工作者排着队等待第一书记的借鉴,希望得到书记手中的彩色电视机购买券。

    snapshot20170908153146.jpg

    相关讨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