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一年的情人节我上了一个当。当时为了应景儿消遣,找了一部叫做《蓝色情人节》的电影。由于“蓝色”的名字,看之前我们做好了一丝忧郁的心理准备,结果看过之后心情低落到极点,着实有些煞风景。事情坏就坏在中文片名的翻译上,不知是哪位高人望文生义直接将影片的英文名字Blue Valentine翻译成了“蓝色情人节”。事实上这个故事发生的时间有待商榷,片中从头到尾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事情发生在情人节;再者,Blue Valentine’s Day才是蓝色情人节的意思,Blue Valentine在英文语境中是指“原本般配的伴侣或夫妻由于某种原因导致了分手或者离婚”,确切地讲就是“覆水难收”的意思;该片导演曾经解释片名来自美国歌手汤姆·威兹(Tom Waits)的同名经典歌曲,歌词中Blue Valentine指的是卡片类的诀别信。说句公道话,除了汉语片名文不对题之外,这还真是一部难得的好电影。片中满是真实的压抑、焦虑和R级的暴露,这也罢了,但是其中那破碎的情感委实不适合情人节的欢愉氛围。情人节本来就是腾出一天给人们逃避现实的,结果这个电影如此真实地重现了一种零落支离,让彼时的我们好生过了一个“蓝色”的情人节。也称上有失必有得吧,这部电影从此以特有的冰冷在我心中跻身隽永之列,其中的男主角饰演者就是瑞恩·高斯林(Ryan Gosling),这个情人节我们迎来了他主演的另一部电影《爱乐之城》(La La Land)。
一直以来,人们总是拒绝承认爱情里的负面性质,总是突出放大爱情中美好的一面,似乎完美的爱情就应该像童话一样,即便稍有磋磨也只是不痛不痒地意思一下,仿佛爱情里根本就不存在苦难。事实上生活中有多少种苦难,爱情里也就有多少种苦难。但是既然人们天性自欺欺人,电影从业者自然更多地顺遂观众的喜闻乐见,大量出产了chick flicks(女性电影)。这种电影大多是描述倾心相爱的过程,基本是以“美满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作为结局,比如《恋恋笔记本》(The Notebook)和《情人节》(Valentine's Day)这种影片,完全回避爱情中的丑恶和激情消逝后的种种不堪。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现实主义的电影创作逐渐填补了这个空白,出现很多反映爱之暗面的作品,包括《革命之路》(Revolutionary Road)、《偷心》(Closer)和《咖啡公社》(Cafe Society)等电影,以及这部《蓝色情人节》。与这些相比,《爱乐之城》以一种聪明的方式选择了女性电影和现实主义的夹缝,用乐而不淫和哀而不伤的歌舞形式在颁奖季屡有斩获,颇有所向披靡的态势。
这三种类型的影片中都有瑞恩·高斯林的作品,而且都是上乘之作。事实上2004年的chick flick《恋恋笔记本》堪称是他的成名作。这部电影选取了一对夫妻年轻时爱情的波折和生命结束前的相守两条故事线,巧妙切掉了中间段的婚姻生活,打造了一部纯爱的经典。该作品的影响至今不衰,在今年农历鸡年的央视春晚上,蔡明和潘长江的小品很明显就是根据这个故事改编而成的;同样是双线故事的《蓝色情人节》则选取了一对夫妻相隔六年的婚前和婚后生活进行交叉对比,把爱情的从无到有和从有到无的过程中那种欣然黯然和无稽无常一一展现。虽然在闪回镜头中偶有温情,但是这一天的故事足以管窥这段婚姻的冰凉状态;在上述两部影片中,瑞恩·高斯林都有一些歌唱和舞蹈的演出,这为后来他接演《爱乐之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尽管洛杉矶四季气候分别不大,《爱乐之城》还是通过冬夏秋春又一冬五个时间段把一对年轻人的爱情、梦想跟怀旧、致敬和歌舞糅杂为一体。片中的爱情很简单,甚至没有惯常套路中的第三者来搅局。相比之下,似乎梦想的分量更重一些。男女主人公各自怀揣对艺术的追求,历尽各种梦想与现实的拧巴。女主角米娅专攻电影,男主角塞巴斯蒂安意图拯救爵士乐。据说影片的部分情节源于女主角饰演者艾玛·斯通(Emma Stone)的真实经历,她15岁辍学来到洛杉矶开始表演生涯。有趣的是,片中的米娅在一次试演时被面试官订餐的电话打断了台词,这段尴尬的情节则是男主角瑞恩·高斯林的真实经历。电影通过复刻的情节向每个人的梦想致敬。
如果说片中两个人的爱情炙热得如同夏日里又添了一把火,那么他们的梦想则处于冬寒抱冰拔凉拔凉的状态。爱情实际是他们追求梦想过程里休憩整顿的依靠,在爱情的鼓励下双方各自振作着坚持着。有爱情自然就有波折,当梦想再次拧巴,爱情也小有别扭时,米娅心灰意冷回了故乡。之后男友俗套地出现在她面前,然而这个俗套情节引出了影片的大转折。在又一冬的情节中,电影笔锋一转,一切物是人非。
编剧兼导演达米安·沙泽勒(Damien Chazelle)在他2014年的作品《爆裂鼓手》(Whiplash)中就以画龙点睛的结尾使得举座皆惊。这部电影他不仅画了龙点了睛,而且让观众看到了这条龙---破壁飞去。2010年在哈佛大学读书的时候他就与同学贾斯汀·赫维兹(Justin Hurwitz)勾勒出这个故事的大纲,达米安·沙泽勒负责人物对话部分,贾斯汀·赫维兹负责歌舞部分的编排。之后找到了一笔100万美元的投资,然而相关方面要求对剧本做出大量的修改,这让他们搁置了这个项目。《爆裂鼓手》获得评论界的一致好评之后,该项目重新起步,预算3000万美元。预算不多导致影片没什么大场面,最大的场面是开场歌舞,据说是在当年拍《生死时速》的高速公路上完成的。开场情节将原本淤塞气闷的堵车变成了载欣载奔的歌舞,就如同一笔瘦金体的轻起重落,着实开了一个好头。开端极好,而能善始善终实属不易。据说人们在选择的节点上面临的是多维空间,如果是二选一,就面临着两个平行着的时空,你做出选择之后,另一个时空随即塌陷。于是片中收尾的十分钟歌舞用那种《午夜巴黎》式的迷幻带来一个凭空分裂的空间,就仿佛另一个时空并未坍塌,那里延续着另一个选择。这个点睛之笔给出了当年《飞屋总动员》(up)片头五分钟那种深切感动,顺带着把一切幽怨的戾气化解开来,平添一份隽永逸韵。
片中出现大量致敬电影和艺术经典的镜头,其中《卡萨布兰卡》( Casablanca)、是观众耳熟能详的。米娅的房间里大幅的英格丽·褒曼(Ingrid Bergman)的照片;米娅带塞巴逛华纳片场,指给他看《卡萨布兰卡》里出现的著名的窗户;片子接近尾声时,塞巴看见米娅跟丈夫坐在自己的酒吧里,那一时错愕的表情也是向《卡萨布兰卡》里相似的情节致敬。除此之外,对一部法国歌舞电影《瑟堡的雨伞》(Les Parapluies de Cherbourg)的致敬极为重要。这部1964年的影片是导演达米安·沙泽勒最爱,本片因而从其中获得了大量灵感。米娅写的独幕剧角色名字来自其中由凯瑟琳·德纳芙(Catherine Deneuve)扮演的主角吉纳维芙(Genevieve)。在最后十分钟的歌舞里出现的白色加油站也是对该片的致敬。这段收尾的经典歌舞集中了更为密集的致敬细节,令人目不暇接:首先这一段是致敬并模仿基恩·凯利(Gene Kelly)在影片《一个美国人在巴黎》(An American in Paris)中最后20分钟的歌舞;其次是致敬《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无论从梵高画作一样的绚奇背景还是路边钟表显示的时间12:00,都能让该片影迷会心领悟。其他包括米娅在巴黎凯旋门下手持一束气球致敬《甜姐儿》(Funny Face)中的奥黛丽·赫本( Audrey Hepburn),塞巴在一个红色咖啡馆弹钢琴致敬《雨中曲》(Singin' in the Rain)等等。音乐方面,塞巴最初给自己的吧起名叫“棒棒鸡”(Chicken on a Stick),是在致敬伟大的爵士乐手查理·帕克(Charlie Parker) ,因为他特别爱吃鸡肉。片尾的桥段,塞巴去酒吧前在家里烹调鸡肉是又一次隆重的致敬。有必要特别说明的是,片子里姐姐称塞巴为阿里(Muhammad Ali),而米娅则戏谑他是乔治·迈克尔( George Michael),刚加入朋友乐队时塞巴红色的服装也是致敬乔治·迈克尔,而这两位名人都在2016年与世长辞。
作为另一种致敬形式,影片的歌舞部分在当年制作歌舞片《雨中曲》和1939年版的《绿野仙踪》(The Wizard of Oz)的摄影棚里进行了摄制。歌舞的形式秉承了上世纪40、50年代的形式,然而并未拘泥,而是推陈出新,用现代的手法打造了现代的故事。片中歌舞的拍摄与以往不同,并未经过剪切编辑,而是从头到尾一次性拍摄,这样就导致歌舞中出现很多瑕疵,整体效果也并未强求完美,但是更加真实可信。片中歌舞所注重的不再是技艺的精湛,而是演员真实情绪情感的表达,这应该是歌舞电影史上的一次革命性举措。有很多观众对此颇有微词,可是对我来说,也许这些歌舞单拿出来听或者观赏确实不够完美,但是放在电影的语境中,却栩栩然灵动感人,尤其是浸透着梦想的《繁星之城》(City of Stars)和《做梦的傻瓜》(The Fools who Dream),一定会让追逐梦想的人心有戚戚而泪眼潸然。这些歌舞和这部电影的关系就仿佛木心先生所说的《红楼梦》的诗词与《红楼梦》的关系:前者为水草,后者为水---“如水草。取出水,即不好。放在水中,好看。”
公众号:丁神灯
相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