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susie混乱琦
BBC在2016年初推出了托尔斯泰的巨著《战争与和平》的改编mini剧。BBC的名著改编剧一直以忠实原著、高度还原名著而知名,并且不仅仅把腐国自己的名著一再翻拍,一直也在把国外其他世界名著搬上BBC的荧幕,似乎BBC的宏大目标就是将所有世界名著都电视剧化一般。这次直指托翁的代表著,这部实打实的大部头作品中译本字数为1000千字多,所以一般都是以四卷本形式出现,毕竟印成一本太高山仰止,估计都拿不动,因而这部mini剧不再是常见的三集片,一共有6集,每集都时长约一个小时。之所以提及长度,主要像这样的大部头的小说,人物关系复杂纷乱,时间跨越大,小说又是安排在一个波澜壮阔的沙俄卫国战争期间,如何把小说的精华在荧幕上体现自然是一个挑战。
《战争与和平》被改编为电视电影多次,2007年也有欧洲多国合拍过的一部迷你剧,其中1956年的赫本版本和1968年的苏联版本可算得上是最广为人知两个版本。赫本的好莱坞电影版着重于突出男女猪脚的恋爱和国家战争,LZ看来赫本和她第一任老公的出演是影片最大亮点。苏联版本没有看过,但好评很多,据说拍摄战争场景动用了苏联红军和千匹战马,个人猜测拍出了伟大的卫国战争的英勇和苏维埃的革命精神吧。BBC对于这作品的电视改编,虽然不是母语国家也不是俄罗斯主创来参与创作未免会有对于原著的展现有些违和或者有所局限,但是英国演员来演俄罗斯人和无论法国人俄罗斯人都使用英语这些对于目标观众是英语国家群众来说十分正常,非英语非俄语观众适应一下也都可以理解消化,例如二次元里世界所有人都说日语说着说着也就习惯了。另一方面看来,英国人来看待沙俄作家和那个时代,更多一份客观和理智。俄罗斯的民族英雄主义情结不会普遍影响着英国人,同样,俄罗斯一直以来在欧洲的尴尬地位也是会影响欧洲人对俄罗斯作品看法的因素之一。不过,待LZ看完了这部不迷你的mini剧之后,发现BBC仍然保持着其一贯的专业态度和素质,在对故事情节和人物进行合理的编排之后,可以看出主创们极力还原原著的诚意和所付出的努力。而其中最明显、最直接的感受便是影片中光影效果的作用。
像大多英国导演所采取的方式相似,本剧导演从光影上营造19世纪的色彩特色,采取反射光或者侧光等方式来重现现实主义画派的色彩使用特点,用大众所熟知的现实主义的特点来应和原著的典型的现实主义写作风格,已达到将观众带入原著所呈现的18世纪末19世纪初波澜壮阔的沙俄。类似欧洲17世纪时期绘画的光影,比如人物面部特写类似伦勃朗式用光,即拍照时被拍摄者的脸部一侧对着相机,灯光照亮脸部的四分之三,和黄金分割类似的位置接受光源。如此一来,导演用这种方式迅速地将年代特点呈现出来,镜头成为画框,电视画面类似绘画作品,又提升了全剧对于年代感的真实和美感。(见后图1)
除此之外,在大多夜晚戏份,采用的是反射光的方式,尽量采用真实光源和地面、周围反光来讲光线集中到镜头,尤其是人物特写。周围都是昏暗的,只有中间的人物从下而上迎着光线,当然不可能是烛光辉映的如此明亮,但是明显可看出是光线全部反射并集中于人物面前。下图不算典型但是类型同理。同时,还出现了绘画中出现的圣光,如安德烈儿子洗礼时的镜头,教堂上空的光线代表宗教的圣光的存在,与烛光相辉映。人物大多集中在左侧,围绕着婴儿,不由得让人想起耶稣出生主题的绘画。而安德烈的远离人群独自站立,暗示他内心对于儿子的复杂情感和之后父子必将天人分离的暗示。(见后图2、3)
此外,片中摄影还仿效写实画派的风格,例如米勒、库尔贝等人的描绘乡间人物生活的作品一般,使用黑暗灰色的色调来体现托尔斯泰笔下的乡间和下层人民的困境。这些在主人公皮埃尔的光线使用上尤为明显。皮埃尔是个不属于上流社会但是却被推入上流社会的人,托尔斯泰笔下有不止一个想要改变农奴体制的善良农奴主,因为他本人就有这样的意愿。皮埃尔的服装似乎一直都是差不多的,不是一个衣着光鲜的贵族,反而像一个笨拙的小商人似的。同天生贵族气派的安德烈不同,皮埃尔一直都是一个俗世社会的人,冠冕堂皇的贵族职责、义务、特权、享受似乎都和他关联不大,于是他和广大的无产阶级劳动人民才是真正的伙伴(误,那时候说无产阶级用词不当,这个嘛,大家理解这个意思就行)
例如身在乡间的皮埃尔和安德烈,背光而立。两人在餐桌上用餐时,皮埃尔由衷的赞叹道:“这才是生活,面包和奶酪,还有适量的红酒。”
片中看起来沙俄的乡村似乎和英国的乡村没有什么不同。这也是本剧最受人诟病的地方,便是沙俄的气息太少,除了人名和偶尔出现的建筑外景,单看故事极容易以为是另一个小清新的英国战争爱情故事。熟悉的英国演员的英国口音,先生小姐间的你来我往,社交场合中的觥筹交错,乡村场景中的花草摇曳。这些的确是原著中所有的场景,但是也许只有俄罗斯人自身才能说清楚他们伏特加芭蕾舞是如何不同于英国的红茶饼干。所以,在基于小说英译本作为剧本的BBC出品,观众不妨有意识地回顾故事的背景是沙俄而不是英国,关注点多集中于人物特点和情节发展,方可找到观影的重点。
重点是什么呢?像《战争与和平》这类的名著,故事情节仅仅是最表层的存在,沙俄各阶层社会的生活图景、变革时代的思流涌动、爱国主义理想和现实、战争的恶果,托翁的人文情怀和宽容的宗教理念等等都是书中所要体现的。显然当改编上荧幕的时候,这些都不可能如同原著中的文字描写一般深刻。但是可以看出BBC努力在兼顾各方,皮埃尔加入共济会的细节被保留,皮埃尔最早懂得如何原谅他人过错,通过皮埃尔自己的思想主张的变化(由崇敬拿破仑到抨击拿破仑,由在上流社会随波逐流到认清自己的责任,由一个有理想的懦弱的人到一个接受现实的敢于说出心声的人),皮埃尔这个角色的塑造是成功的。饰演其的美国演员在英国有丰富的舞台剧经验,自身有东欧血统(看他的高鼻子就知道)。其他两个主角,詹姆斯·诺顿饰演的正义凛然、忧郁内敛的安德烈也在举手投足间体现出沙俄年轻军官的风采。安德烈开始并不懂得感情,或许是受他古怪父亲的影响,和娜塔莎能够相爱却不能相守,但是在战争中,他懂得宽容和原谅之后体会到神的感应进入了天堂,安德烈的心理成长完整地体现出来。相对而言,他的妹妹玛利亚,看似一个古板的、陈腐的、修女一般的姑娘,一经故事展开却体现出她善良、独立有主见、内心宽容的人,自然最后也收获幸福的婚姻。所以BBC在人性光芒、宗教信仰、因果报应这些都在不同程度上表达出了原著中的立意。
最后,不能不说的就是女主角,莉莉·詹姆斯饰演的娜塔莎。或许是因为莉莉·詹姆斯演过的爱情故事真心容易跳戏进入一个贵族爱情故事,或许是之前的娜塔莎的确形象经典,这个娜塔莎没有大过也没有亮点,真心觉得不如玛利亚、海伦甚至桑尼亚的表演有层次。而大家所熟悉的她演的《灰姑娘》,不仔细看很容易把她的灰姑娘和娜塔莎傻傻分不清楚,同样的青春活泼,同样的灯光摇曳的舞厅中与王子共舞,甚至连凝视王子的眼神都极为相似,不知是不是编剧有意为这部看似枯燥的剧披上一层少女心的外衣,可以使得其更符合观众的观剧习惯,只不过这样一来,贵族爱情的成分似乎多过了战争和平的成分了。说这么多,还没有介绍编剧是谁,如果对于这位著名的编剧安德鲁·戴维斯的大名不熟悉,那么说起这位伦敦大学戏剧写作教授的作品的话,估计就会恍然大悟:英版《纸牌屋》、95版《傲慢与偏见》、05版《荒凉山庄》、08版《小杜丽》等,每部作品都收到好评。
LZ自己也曾经雄心满满地打算读一下这一部鸿篇巨著,看了没多少页就被各种夫或者斯基的人名搞得头昏眼花所以宏图没有实现。看过赫本版的电影,个人觉得电影讲故事简化过度,只是保留人物关系和战争背景,托翁老人家的对于伦理、宗教、战争、社会问题等等深刻思考。未曾看过苏联版,但是BBC对于原著的主要把握仍然出彩。虽然对于海伦的戏份增加有迎合现代观众喜好之嫌。尼古拉在军队的成长戏份的增加体现出的托翁个人对于军队的好恶,但是故事中与尼古拉的赌博嫖妓的毛病和其后来改过自新也衔接稍稍有些突然。备受观众期待的战争场面似乎也没有什么宏大的看点,毕竟在大荧幕上各种技术都难以吸引观众更何况是完全平面的传统电视荧幕呢?据说制作团队花费一亿英镑打造此剧的场景布景服装等,看到剧中军人的军服的繁复,心中替演员感到辛苦。
尼古拉的这图中骑马英姿,有几分《跨越阿尔卑斯山圣伯纳隘口的拿破仑》的风范,军服上在鲜艳的军服和白色军马的相互映衬在纯色的天空背景之下,呈现出鲜明的色彩对比。因此,哪怕对于战争历史宗教都不感冒的观众,仅仅是婚外恋、乱伦恋、青梅竹马恋等等多条感情故事虽不像一般的肥皂剧,但是加入了华丽的场景和精致的服装,也足够成为一部养眼的故事了。收视效果也证明了这一点,这部《战争与和平》播出后好评如潮,IMDB评分也达到了8.3的高分,电视剧的播出甚至带动了英国人民购买和阅读原著的风潮,一度历史性地进入销售榜前50。《每日电讯报》称:“虽然新年刚开始,但《战争与和平》肯定是今年最佳古典剧集”。现在这一结论为时尚早,但也足够表明这部《战争与和平》虽然长,整体的高质量仍然值得一看。
相关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