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公告:

    【灾难】_《侏罗纪世界》PK《末日崩塌》

    阅读数:2942 ee_11 认证评论员 2015-06-15 收藏

     

    “灾难片,以自然界、人类、或幻想的外星生物给人类社会造成的大规模灾难为题材,以恐怖、惊慌、凄惨的情节或灾难性景观为主要观赏效果的类型电影。”——引自百度百科,这一词语从70年代开始盛行。不过,灾难片在影史上也不算多,每年也就一两部,经典影片更是寥寥可数,众所周知的大概是《泰坦尼克号》、《后天》、《2012》、《龙卷风》、《独立日》、《日本沉没》、《哥斯拉》系列、《侏罗纪公园》系列等等,中国的话,《唐山大地震》?!

    而今年6月,《末日崩塌》和《侏罗纪世界》两部灾难片先后在大屏幕上映,也算是灾难片的盛典了。虽然我有点诧异大朋友小朋友国际儿童节的狂欢尚未结束,怎么灾难就接踵而至了?或许是让人们从影院走出来,更加的感受:活着真美好。

    珠玉在前,《末日崩塌》像是《2012》、《明天之后》、《纽约大地震》之类的结合体;而《侏罗纪世界》自然不用说,前面有斯皮尔伯格响当当的《侏罗纪公园》三部曲(当然,第三部也跑去做制片了),更有将《侏罗纪世界》直接命名为《侏罗纪公园4》的,其实导演野心还是大呢,准备重开一个系列来着。突然就有了点恶趣味,都说商业片都是流水式制作模式,那么若《侏罗纪世界》PK《末日崩塌》,都有些什么共同点?哪部略胜一筹呢?

     

    先从影名说起吧。《末日崩塌》的英文名《SanAndreas》, 直译的话其实是“圣安地列斯”,取自SanAndreas Fault,也就是著名的“圣安地列斯断层”。这是一条纵贯美国加州太平洋沿岸,从南至北总长约1287公里的板块交接线,洛杉矶、旧金山等都在这个断裂带上。1906年位于断层中段的旧金山发生7.8级地震,旧金山80%的建筑被毁、3000多人死亡,成为美国建国以来大城市遭受的最严重自然灾害之一。自旧金山地震的100多年以来,人们心有余悸,经常谣传“百年必遇大震”的说法,这就是影片的背景、在电影中也都有提到。那说回来中文名,《末日崩塌》?有点噱头,听起来像是地球毁灭,其实只是一场来自圣安地列斯的大地震。不过,直译的话其实大部分人也还是搞不懂,从身临其境的角度,地震中的人们也算是处于末世了,片名勉强及格吧(台湾的译名《加州大地震》,貌似更准点)。而《侏罗纪世界》英文名《Jurassic World》,这个就是中规中矩的直译了;影片原名《JurassicPark:Extinction》(《侏罗纪公园:灭绝》),估计后来觉得惨了点,不好拍续集,改了。影片背景设定在第一部侏罗纪公园惨剧发生的22年之后,而现实中上映日期也恰恰是首部上映的22年之后。影片讲述了将纳布拉尔岛收购的“国际基因科技公司”在原岛上重新建立一个崭新的恐龙主题乐园,并更名为“侏罗纪世界”。和前三部《侏罗纪公园》不同的是,原来的公园尚处在建设阶段、未对游人开放,而这部里已经是一个游人如织的热闹主题公园了。这和迪斯尼乐园类似,人们在里面进行以恐龙为主题的各种玩耍。说回中文名的话,好像也没啥好说的,及格吧(如果叫个《侏罗纪乐园》,是不是更讽刺)。所以,第一回合,《侏罗纪世界》PK《末日崩塌》,《侏罗纪世界》略胜。

    接下来说特效吧。灾难片,体现的是天灾人祸大场面在影院里对人们视听的震撼。和大部分影片不同,和科幻片差不多,灾难片部分是现场拍摄,后期制作占了很大比重(说起来,除了小部分历史灾难片,大多数灾难片也属于科幻片的范畴)。《末日崩塌》投资1.1亿美元,最牛的我觉得是电影居然全片2D拍摄、后期转制3D。我一向比较抵制看2D转制3D的影片,这部效果还不错,当时很随意进了家差劲的影院,居然椅子都震得轰轰响、很有带入感、效果不俗。据导演讲,电影里看到的灰尘、泥土、巨风、洪水折磨主角时,都是实拍,停车场里砸下来的石头还真是真石头;影片里感人的强爹水下救女儿的戏是在巨大水箱里拍摄的,环境相当逼真,两主演都累得够呛;据说强爹到顶楼救妻子那场戏,花了几个月搭建布景、所有灯安装爆炸装置、打造摄影师自由移动空间、打造火球…拍了数天才完成;至于金门大桥被毁的场景,除了演员,完全是电脑特效,也还蛮震撼的。从特效上来说,《末日崩塌》可以打到80分。而《侏罗纪世界》制作成本约1.5亿美元,影片采用3D拍摄、引入动作捕捉技术,以及实体模型+CG共同打造恐龙场景。可以说,《侏罗纪世界》有点万众期待,1993年第一部《侏罗纪公园》带来的技术革新,电影特效从实体模型走进数字时代,震撼了无数影迷的眼球。如今,新导演说,我还是不会让特效模型人员失业,影片采用实体模型完成人和恐龙接触的场景,展现真实的触感;进入大规模的动作场景后,运用CG技术结合,成功的塑造了海陆空三大类恐龙,包括霸王龙、迅猛龙、D-Rex和翼龙、沧龙等在内的近20种恐龙。影片中沧龙从水中一跃吞食鲨鱼、吞掉翼龙的场景超级震撼、栩栩如生;丛林穿梭战、迅猛龙小团体大战D-Rex,以及最后霸王龙、沧龙的参战场景霸气十足、悬念迭起;很多游客被踩扁、被甩飞、被活吞,场面非常骇人、突出的镜头就是女助理的悲惨遭遇;值得一提的是,电影的主题公园内,有一座号称世界上最大的IMAX影院,专门播放翼龙的展示片。影片经过IMAX专利的DMR(数字原底翻版技术)对每帧画面进行处理,IMAX3D效果不错。《侏罗纪世界》特效上来讲可以打到85分。所以,第二回合,《侏罗纪世界》PK《末日崩塌》,《侏罗纪世界》小胜。

    再来讲讲剧情吧。作为灾难片,大场面、大特效拍出来的话基本可以忽悠观众了,至少满意度可达到五十分以上,剧情上再随便糊弄一下,就及格了。说不清人们是对大自然的敬畏还是对死亡的恐惧,当然还有一种对视觉听觉冲击力的不亦乐乎,或者是对别人灾难的幸灾乐祸,总之,灾难片是受欢迎的。《末日崩塌》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强爹在大地震中海陆空全方位营救妻子和女儿的故事。小师妹和我看完电影出来后,写了副对联“爹强则国强,爹强则命长”,横批“拼爹”;有群友写篇影评叫“俗套虐我千百遍,我爱俗套如初恋”,笑死我了。故事紧凑、流畅、能自圆其说,从一个家庭的视觉描绘了一场大灾难、从灾难中重新凝聚的亲情和爱情。从影院出来,也许每个人都会哀叹一声:人类好渺小,活着挺好。男主巨石强森依然的一如既往的肌肉,和《速度与激情7》表现的差不多,有肌肉就够了;女主妻子和女儿也挺强悍的,正如那句话“不是一路人、不进一家门”;编外的,妻子的新情人、女儿的小情人,确实挺俗套的,套到故事里倒还随便可以看看,顺便学下地震中的自救方法。人称米国主旋律灾难片,和祖国生产的大义凛然、牺牲小我的观念确实蛮不同。从剧情上来讲,《末日崩塌》可以打到65分。而《侏罗纪世界》一句话概括的话,就是人类无中生有创造的一头高智商基因混合恐龙给侏罗纪乐园带来毁灭性灾难的故事。故事还是那几个点、杀手锏:肌肉、亲情、爱情;相对的,剧情想写得复杂饱满些,却变得混乱不合理、以及落入俗套。再有肌肉,也不能直接光着膀子骑着摩托去和恐龙战斗吧?先头的小分队已经被全部灭了啊;博士和坏人联手,好俗套;坏人是军方,好俗套;问题军方要用恐龙去战斗?生物武器?怕是机器人更好用些,至少听话哈。不过,话说回来,那几只凶猛的迅猛龙还是蛮让人动情的,剧情勉勉强强还是完整的,及格吧,60分。突然想起《侏罗纪世界》片头那颗D-Rex恐龙破壳的蛋,好像《哥拉斯》片尾破壳的蛋噢…所以,第三回合,《侏罗纪世界》PK《末日崩塌》,《末日崩塌》小胜。

     

    三个回合下来,《侏罗纪世界》PK《末日崩塌》,2:1,《侏罗纪世界》胜出。当然了,从影名就胜出一分,有点儿胜之不武。当然了,我们还可以从各方各面在进行PK,比如美食的色、香、意、味、形;时光的音乐、画面、导演、故事、表演、印象;奥斯卡的各项奖项…问题是,我写不动了。总体来说,我也落入俗套,总觉得《侏罗纪世界》就好着那么一点半丁点,譬如票房,百分百是超级赢家,再创几个记录什么的也不足为奇;比如新鲜度,还是有那么点儿新鲜的,好歹人家的公园开业了哈,和长城旅游也有一拼、处处排队处处是人头;比如恶趣味…是吧?所以呢。

    不管你有没有恶趣味,灾难片还是很有警示、积极作用的。从小方面讲,让你珍爱生命、强健体魄;从大方面讲,让你环保节能、珍惜资源。其实呢,我觉得我国的教育是胜于米国教育的,看看,《末日崩塌》里,身为救生人员开着公家的飞机忙着救自己的妻子女儿;《侏罗纪世界》里,身为高管忙着救自己的侄儿、置两万多名游客的生命于不顾…咱们好歹说先拯救群众、挽救公共财产,虽然有点儿超现实、灾难面前的应急能力不足够…不过,总有一天,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会并驾齐驱的哈、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会抬头并进的不是?!不是说得好,思维最重要。嘿嘿。

    6月,灾难片来袭,不如去影院身临其境虚拟加模拟体验一把?!Come on。



    ee_11@Dreamers



    相关讨论

    评论